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立夏
搜索
相关资讯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竹艺研修班),在为期一个月的系统课程教学后圆满闭幕。6月14日下午,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典藏厅举行了成果展览暨闭幕典礼。此次成果展览汇聚了20位非遗传承人一个月的学习成果,作品种类多样、陈列方式丰富、竹艺类型各有不同,尤其是陈列的许多跨界实验作品,与玻璃、陶瓷等不同材料的结合,以及与荷兰设计师碰撞的设计作品都非...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6月13日,为期30天的“非遗进科大——首届中国手工造纸传承人研修班”结业典礼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唐跃、文化厅非遗处处长汪顶胜、安徽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黄先有、皖新传媒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郭宏斌、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于在海,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继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潘正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周荣庭等领导出席结业典礼。典礼由研修班中国科大负责人、手工纸研究所所长汤书昆主持...
查看更多
交流培训活动
2016年6月12日,“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中国刺绣研修班结业典礼”在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召开。文化部非遗司调研员李晓松,江苏省文化厅非遗处调研员冯锦文,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陈劲松,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建良,继续教育处处长吴建华,苏州工艺美院手工艺术学院副院长钱锦华,教师代表洪锡徐、程颖,以及部分教师代表与全体学员共同参加了结业典礼。结业典礼由苏州工艺美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教授主持,中央电视台新闻综...
查看更多
人物
《维摩演教图》创作中 《维摩演教图》局部     “文氏剔红”,用一个姓氏连缀起一个艺术门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一批国家级雕漆技艺“非遗”传承人文乾刚在雕漆艺术产业中的地位不言自明。   “原来,大师是可以这样当!”   慕名而访,我在文乾刚雕漆艺术工作室前见到了英姿勃发、头盔墨镜齐备、着全套专业自行车运动装、正在准备率队骑行的这位传奇大师。时年75岁的他正要率工作室全体长途骑行70公里。这是他们每周一次的例行“功课”,已经坚持了三年之久。工作室同仁们...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2016年4月27日至28日,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高校项目负责人及文化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培训会议在昆明举行,文化部领导以及来自全国57所参与研培计划的高校项目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2016年4月27日-28日,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下文简称“研培计划”)·高校项目负责人及文化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培训会议(下文简称“高校负责人培训会议”)在昆...
查看更多
人物
  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新石器时代起先辈就认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徽州早在唐代就以漆器闻名,宋代时徽州细嵌螺甸漆器更是誉满全国,有着“宋嵌”之称。徽州盛产漆树,徽州漆器是利用天然的生漆作主要原料,掺以绿松石、丹砂、珊瑚、青筋蓝、朱砂等,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而制成,古称“菠萝漆器”,菠萝漆为徽州漆器技艺最高水平代表。然而,这样优秀的传统工艺也面临着失传。   甘而可是安徽黄山人,生于1955年。甘而可懂绘画、善木工、会雕...
查看更多
人物
 2012年,姚建萍(左前)领衔带领团队创作苏绣巨作《春早江南》,作品悬挂于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厅门口。   “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白居易笔下的太湖静谧而深远。   太湖之滨,时近春分,料峭微寒。苏州镇湖的新盛茶园,一位柔弱的江南女子,一袭朴素的蓝绒长衣,伫立于茶山山腰的石径之上,远远眺望那“三万六千顷”的浩渺烟波。   她就是被誉为“苏绣皇后”“沈寿传人”的姚建萍,一位视...
查看更多
人物
  格桑旦增是西藏自治区第一批选举的优秀村(居)干部,现任勒门巴族乡党总支委员、勒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但还有一项令他更为骄傲与自豪的头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门巴戏——“阿吉拉姆”的传承人。   “阿吉拉姆”门巴戏讲述的是门巴历史名人——洛桑王子的故事,传统“阿吉拉姆”整场演出时间长达7天,一般只在藏历新年期间演出,一直以来都是当地群众文艺节庆的“拳头”项目。   格桑旦增回忆,打小他就最爱看“阿吉拉姆”表演,但由于这戏演出过程非常辛苦,演出技法非常复杂,村...
查看更多
人物
滇式风筝传承人朱家祥。     在“圆通樱潮”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南派滇式风筝”非遗传承人朱家祥带来了自己制作的大大小小、样式各异的滇式风筝:相比常见的潍坊风筝,滇式风筝有一副三角形的身段,最特别的是多了一对“元宝型”翅翼。   这些外形特别的滇式风筝也引来不少市民、游客,他们问的最多的问题是:“这个风筝能不能飞呀?”朱家祥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不能飞,怎么能叫风筝呢?这个风筝不仅能飞,而且飞得特别稳。”   带着自己制作的“南派滇式风筝”参加各...
查看更多
人物
  在很久很久以前,土族人的故乡山川翠绿、牛羊遍野,但人们无论男女,穿的都是褐衣。牧羊女斯尔金索看到雨后美丽的彩虹,非常羡慕,幻想着自己也能有一身彩虹似的鲜艳服装。她每天用动听的歌声向上苍表达这个美丽的心愿,优美的歌声终于感动了神人卓勒丹迭,卓勒丹迭托梦于斯尔金索,教她学会了缝制红色代表太阳、绿色代表草木、黑色代表土地、黄色代表五谷、白色代表乳汁的五色花袖衫。   恰似彩虹下凡间   彩虹袖是互助土族传统服饰中最典型的标志,互助县也因此赢得了“彩虹之乡...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