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26   星期五   农历八月初五   秋分 秋分
搜索
专题报道
 贵州:“活态”传承开启“非遗”宝库 李惊亚  闫起磊     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从该县“西江千户苗寨”景区2011年的门票收入中,拿出15%的资金作为民族文化保护经费奖励给西江苗寨千余户村民,以表彰他们在保护民族文化、确保景区环境卫生等方面作出的贡献。此次获奖励农户户均4000元左右,其中最高一户获得8643元。仅2011年度,该县全年兑现给千余户村民的民族文化保护经费总计达539万余元。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世界最大苗寨,贵...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千年推光漆艺:在传统和时尚的联姻中薪火相传   薛生金端坐在画架前欣赏着几朵雍荣华丽的牡丹花,身旁几个小徒弟有的用手在为首饰盒推光,有的在为山水图涂金粉,有的在把漆画搬到阴房里,不远处平遥古城里热闹的景象并没有干扰到他们的思绪。  薛生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遥推光漆艺的代表性传承人,75岁的他已经跟推光漆艺打了60多年的交道,他希望把这项传统工艺发扬光大。  平遥推光漆器是“中国四大名漆器”之一,在唐代即负盛名,它以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著称,平遥推光...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街边舞台给"非遗"传习空间多样延续精粹渗入百姓家 丰晓飞 王琼瑜 每周五,歌仔戏传承人曾宝珠都会在公园小学教孩子们歌仔戏的唱法和表演技巧。     传播闽南非物质文化,古城东路上的“闽台非遗传习舞台”只是方式之一。在厦门,更多的传承方式根植于民间。比如,老人自发组建文艺演出队,开展闽南戏曲传唱;闽南戏曲传承人,忙碌于学校和单位之间,有意识地从娃娃抓起,培育闽南戏曲传承环境;20多个年轻人因对歌仔戏的共同热爱组建QQ群,时常互相交流唱法……随着时代的进步,特...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10年来有1219项非物质遗产入国家保护名录     唐卡、赫哲族鱼皮衣、扬州玉雕、苗族银饰、蒙古族马头琴、陕西社火脸谱、湘东傩面具……在9月10日闭幕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200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展品与观众来了个“亲密接触”。  这也是我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  据文化部统计,十年间,国务院批准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219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也公布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856...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第二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在台儿庄古城闭幕 闭幕式颁奖仪式闭幕式颁奖晚会  本网讯 2012年9月10日,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在台儿庄古城兰祺会堂举行。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新风,枣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伟等领导出席。  闭幕式上,李新风宣读了本届非遗博览会传承人、参展项目和组织工作奖获奖名单,陈伟等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  历时5天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博览会突出“促进非遗保护...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中传承     87万项非遗资源,1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488位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6项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数据有力展示了我国“十一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就。区别于抢救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鼓励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中实现传承,让许多非遗项目逐步从“捉襟见肘”走向了“自我造血”。    技艺不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守住老祖宗留下的根 师文静    在9月7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高层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进行了讨论。专家提出,不少地方误将保护发展非遗当做非遗产业化发展,从而导致与保护非遗背道而驰。    非遗必须严格保留老相貌?    非遗的核心工艺不能丢   对于依靠老手艺而传承的非遗来说,面对的最大困难是严格按照老相貌来生产的产品没有市场,或者根本不适应当下人们的生活,那么非遗就只能进入博物馆当陈列品吗?非遗产品不能挣到钱,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国非遗保护呼唤“年轻血液” 年轻人去打工赚更多   娄辰、张晶       “来者何人?俺乃泰山石敢当!胆大的妖狼,竟敢在泰山上拦路吃人,俺岂能容你!”正在山东省台儿庄古城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范正安表演的泰山单人皮影《石敢当除狼妖》让观众领略到了“天下一绝”的独特风范。     皮影是中国民间...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佳能向中国艺术研究院捐赠白傣彝族非遗影像数据库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小泽秀树致辞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高显莉致辞小泽秀树向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心丁岩主任捐赠白傣彝族非遗影像数据库    2012年9月7日,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向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心捐赠了白族、傣族、彝族非遗影像数据库,数据库由佳能(中国)拍摄、整理的白族、傣族、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数据组成。佳能(中国)从所拍摄的24,900张照片、4...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枣庄开幕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参观博览会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参观博览会开幕式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胶州剪纸钧瓷烧制技艺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    2012年9月6日上午,由国家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文化厅、枣庄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枣庄市台儿庄古城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