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3   星期五   农历四月廿六   
搜索
专题报道
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保护非遗创举      为总结交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做法和经验,研究探讨目前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规律和途径,进一步明确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思路,落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措施,努力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向新的阶段,8月22日,文化部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召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现场交流会。文化部副部长王文...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刘延东出席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颁牌仪式     本网讯  国务院不久前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91项、扩展项目164项。文化部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颁牌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仪式,向申报单位颁发标牌并观看了部分第三批国家级名录项目的精彩演出。刘延东向申报单位颁发标牌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应加快建设中国各民族神话资料数据库     中国56个民族神话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具有多学科兼容的特征,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归属划分,中国神话包括汉族神话与少数民族神话两个部分。纵观中国神话研究学术史,我们对汉族文献典籍神话重视程度较高,而对少数民族神话资料的搜集和研究相对薄弱。因此,通过对各民族神话类型的细分和数据统计,建立起较为系统的中国各民族神话资料数据库交流平台,是神话学学科建设和民族文化再认识的必然要求...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首批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公布        8月23日在福建福州召开的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研讨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宣读了《关于命名首批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的通知》,浙江省安吉生态博物馆、安徽省屯溪老街社区博物馆、福建省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广西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贵州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被命名为首批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     生态(社区)博物馆是一种通过村落、街区建筑格局、整体风貌、生产生活等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综合保护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缂丝,寻找一段走失的民族精神缂丝艺人王玉祥指导王浩然制作缂丝作品。  王浩然,江苏南通人,缂丝工艺传承人王玉祥之孙,传统纺织研究者。  离开北京已经几个月了,像大多数传统文化传承人一样,27岁的王浩然也在纠结与矛盾中。  一方面,他们需要成功的市场运作,让更多人认可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技艺,将传统的灿烂更充分地释放出来。  但,你只能选择其中之一。这意味着,你将抛弃也许是更好的那个选择。  这不是一个能十年磨一剑的时代,各方面的压力与...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贵州将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网络        具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贵州省,将通过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体系,确保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贵州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苗族吊脚楼、侗族鼓楼、风雨桥、傩戏、侗族大歌等。目前,贵州省已经建立了多个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村寨博物馆,正在将黔东南州申报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记者从贵州省文化厅了解到,自2007年以来,国家相继设立了11个国家...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投资十六亿元支持西藏非遗保护     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西藏文化论坛上透露:“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预计投入16亿元支持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目前,西藏已基本形成了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藏医药、藏纸、唐卡、拉萨囊玛等76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格萨尔说唱艺人次仁占堆、藏族唐卡画师丹巴绕旦等53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2项代表作入选自治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后申遗时代福建土楼现状调查(下)土楼“迷局”何其多典型的单元式圆楼——位于漳州市平和县的绳武楼。马子雷 摄黄汉民向记者介绍,1989年8月,他们曾以漳州市南靖县河坑村鸟瞰图做封面,推出《福建圆楼》专辑,系统地介绍了福建圆形土楼。马子雷 摄位于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的二宜楼兼有客家内通廊式土楼和闽南单元式土楼的双重特点,墙上的部分雕刻还颇具伊斯兰风情。黄汉民 摄     闽南土楼多有楼匾,建造年代从落款时间可一目了然。    20世纪90年代,一股“福建土楼热...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13家老字号回迁 老字号如何焕发新光华     全聚德、都一处、月盛斋、大北照相馆、一条龙、便宜坊……这些具有上百年乃至几百年历史的老店,是我国传统商业文化的瑰宝,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传承了下来,至今在北京城赫赫有名。    但更多的老字号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各地硕果仅存的老字号,也面临着如何面对日渐年轻的新客户群体、如何推出与时俱进的新产品的挑战。    近日,在中华老字号发展前门论坛上,众多研究老字号的专家和老字号企业的当家人,共同探讨“老字号如何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国民乐 面向市场 化蛹为蝶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庆贺学会成立25周年纪念大会于2011年8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在8月8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国音协名誉主席吴祖强、主席赵季平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来自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以及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专业院团、院校的代表,与全国各省市、港澳台地区以及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大会审...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