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2   星期四   农历四月廿五   
搜索
其他新闻
文化部非遗副司长谈“非遗” 重视保护工作不足处         编者按:近期,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该部法律将于6月1日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的“非遗”事业进入了新时期。近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在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讲座中,介绍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及相关问题”。  我国第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于6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部法...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滩头木版年画"艳如花" 地方特色浓郁自成一家    滩头木版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以浓郁的地方特色自成一派。滩头木版年画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在不断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滩头木版年画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拙、夸张、饱满、个性化的造型,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工艺,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滩头木版年画从造纸原料的选择、纸张的制造、刷粉,到画稿、刻版、7次印刷、7次手绘,共需20多道生产工序才...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郑重声明    近期,经群众举报,我中心发现有不法者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中国国际艺术家促进交流协会”之名向社会发出“关于大型史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编纂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军人物’评选的通知”,骗取入选者所谓的“入选荣誉证书、奖品和书籍”制作费用。我中心认为,不法者假冒“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之名欺骗广大群众,混淆视听,收取不法之财,不但侵犯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敦煌曲子戏后继乏人 遭遇传承断代窘况   敦煌曲子词在莫高窟藏经洞内封闭千年,源于它的敦煌曲子戏却始终流传民间。随着社会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如今,延续百年的敦煌曲子戏正遭遇传承断代窘况。  “目前,从事此戏种的艺人只有10余人,且大多已过花甲之年,曲子戏已步入老剧目、老演员、老观众的‘三老"阶段。”敦煌市文化馆馆长赵虎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说。  1900年,在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中保存的曲子词有590首之多,涉及曲调80多种。赵虎说,敦煌曲子戏可追...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在杭州举办  本网讯 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工作培训班”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理论与实践培训班”于2011年3月25至30日在杭州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名非物质文化工作者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屈盛瑞,中国艺术研究院院研究员、院长助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如何不再“非常遗憾”  核心阅读  一场热闹的展览之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现状仍不容乐观。缺人才、缺经费、缺创新……这些存在已久的问题依旧困扰着非遗项目的传承人。  很多人都在想办法、出主意:非遗走进课堂、提高补贴经费、提供免税等优惠政策……所有的努力,无非是想让非遗不再“非常遗憾”。但是,要真正实现活态保护与传承,还需要长期的工作。“徐州香包”传承人井秋红在联展现场制作香包。新华社记者 秦晴摄  2011年3月27日,云南昆明官渡古镇,历时6天的首届...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复兴之路     从盛极一时到没落再到寻求复兴,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历史是我们审视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典型案例。  孙一波照例走进工作间,摊开画卷,提起画笔,开始在仕女脸上渲染着色。作为苏州工艺美术学院桃花坞木版年画专修班的第一届毕业生,孙一波毕业后就供职于苏州桃花坞年画博物馆。这是他接触这项传统技艺的第9个年头。  一公里以外的桃花坞大街,桃花坞木版年画博物馆体验馆里,孙一波耗时半年多,以木版年画工艺复制的唐伯虎《蜀宫四妓图》正在...
查看更多
新闻动态
海外作品惊艳中国剪纸展 剪纸成世界通用语中国国际剪纸展在杭州桐庐开幕。余哲 摄外国友人玩起中国传统艺术剪纸来也有模有样。余哲 摄    2011年3月2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国际剪纸展在杭州桐庐上演。在这里,“国粹”剪纸就是通用语言,一幅幅精美的剪纸就是“钥匙”,来自国内外的剪纸爱好者在欣赏与动手的体验中,感受剪纸艺术,了解神秘的中国文化。    据悉,本次中国•桐庐国际剪纸艺术大展...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海外作品惊艳中国剪纸展 剪纸成世界通用语中国国际剪纸展在杭州桐庐开幕。余哲 摄外国友人玩起中国传统艺术剪纸来也有模有样。余哲 摄    2011年3月2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国际剪纸展在杭州桐庐上演。在这里,“国粹”剪纸就是通用语言,一幅幅精美的剪纸就是“钥匙”,来自国内外的剪纸爱好者在欣赏与动手的体验中,感受剪纸艺术,了解神秘的中国文化。    据悉,本次中国•桐庐国际剪纸艺术大展收到全国30多个省市的1800余件剪纸作品和100余件创意剪纸作品,以及...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26项非遗传承人昆明喊难      2011年3月22日,首届“昆明官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官渡古镇开幕。浙江木版年画、四川绵竹木版年画、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云南甲马、陕西凤翔泥塑、云子(围棋)制作……22日至27日,在这6天的时间里,昆明市民可以在官渡古镇把全国各地的民间绝活看个遍。    26项非遗精粹集中展示,引得大量市民驻足观看。热闹过后,无论是非遗传承人,还是非遗保护工作者、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与焦虑。“人在艺在,人死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