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7 星期一 农历六月十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81)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883)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50)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国“非遗”项目面临
传承
危机
2011.10.10
专题报道
中国“非遗”项目面临
传承
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达近87万项 我国从5年前引入“非遗”概念,短短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达近87万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约1400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非遗”的有35项,是拥有世界级“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与保护名录上“非遗”数量“大跃进式”的增长速度相对应的,是非遗申报过程中的很多大跃进现象:有些地方只看重入选名录的社会影响,保护措施不落实,甚至把入选名录当做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为入选名...
查看更多
中国倡议举办亚洲非遗保护论坛 提倡联合申报
2011.10.10
其他新闻
中国倡议举办亚洲非遗保护论坛 提倡联合申报 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2011年10月8日在香港举办的“亚洲文化部长座谈会”上表示,对于两国或多国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方建议可建立联合申报工作委员会,联合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此次“亚洲文化部长座谈会”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部长及高层官员出席,目的旨在探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理念到实践”。 蔡武在致辞时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5年,国家明确了“保护为...
查看更多
保安语逐渐流失 保安族文化
传承
发展难度大
2011.10.08
专题报道
保安语逐渐流失 保安族文化
传承
发展难度大 在中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甘肃积石山县,如今的保安族年轻人中会说本族语言的越来越少,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多地倾向于用汉语交流。 “保安族人数少,全部用保安话是不现实的。只有在节日等特定场合才会使用保安话,穿保安族服饰。”保安中学校长韩明虽然是保安族,但“只会一点保安话”。他说,因为交流的人少了,现在一般只有家里的老人会说,平时很多保安族人都说汉语。 “保安族文化网”的创办人马沛霆介绍说,保安语是保安族民众最重要的内...
查看更多
“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港开幕
2011.10.08
其他新闻
“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港开幕 “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2011年10月8日在港开幕。本次展演是为配合将于今天举行的“亚洲文化合作论坛2011”而举办的,而此次论坛的主题恰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演活动是国家文化部和香港民政事务局合作举办,旨在介绍中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展示内地和香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成果。除展览之外,展演活动还包括下周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演出的民族歌舞、南音、粤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查看更多
被称为"活化石"的昌化江黎族制陶工艺
2011.10.08
专题报道
被称为"活化石"的昌化江黎族制陶工艺村民一直还在使用的自制陶器 昌化江横贯海南岛中西部,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古老的海南黎族文明。在昌化江畔,一些黎族村庄的妇女至今仍保留着世代
传承
被考古界称为制陶史上的“活化石”的古老制陶工艺,真实地折射出黎族人民的智慧与聪敏。黎族妇女为制陶在选土、舂土、筛土、和土黎族女性专属的制陶手艺 在久远的
传承
中,黎族制陶术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民俗,按黎族风俗,制陶是妇女的工种,只传女不传男,为的是使妇女在生活贫困或家遇不测时能靠这门...
查看更多
非遗,在文化的春天里绽放
2011.09.27
专题报道
非遗,在文化的春天里绽放 ——广东把非遗保护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第七届文博会的一大亮点。首次设立的非遗馆,占地7500平方米,以“
传承
、技艺、产品、保护”为主题,重点展示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以及非遗保护成果,吸引了来自17个省区市的208个非遗项目参展。(本版摄影:彭海霞) 广东省倾力3年多时间对全省非遗开展田野调查。图为传统的建筑装饰艺术——广州灰塑...
查看更多
建筑中的徽州文化
2011.09.27
专题报道
建筑中的徽州文化 文/刘托 中国的传统民居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和展示民间艺术宝藏的智库,这是由于民居建筑虽经千百年的
传承
演替,但历史的文化脉落从未间断;民居文化记录着社会变迁、家族兴衰、风土习俗,包裹着富有特色的建筑、雕刻、装饰艺术,演绎着活态的市井生活或乡村故事,生动鲜活,扑朔迷离,引世人竞相探寻。 公元4世纪初晋未、9世纪唐末、12世纪初宋末的三次朝代更迭中,古徽州成为中原土族逃避战乱的首选之地。累至唐宋,皖南已是人文兴盛,名人辈出的旺地,孕育出独...
查看更多
宣纸工艺的秘密
2011.09.26
专题报道
宣纸工艺的秘密 文/黄飞松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眼花缭乱的造纸工艺、徐徐展开的画卷、如烟如雾的水墨画……中国人的故事从一张纸开始的。殊不知,那展示的造纸工艺就是宣纸制造的部分流程。2009年,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千多年来,宣纸作为一种传统的特种手工艺纸张,自创制时起,就名噪艺林。对于它的生产技艺,制纸者一直秘不示人,外界人士一直觉得神妙莫测。于是,从19世纪后期就有邻国人到宣纸...
查看更多
中日韩专家倡议加强非遗保护协作研究
2011.09.26
其他新闻
中日韩专家倡议加强非遗保护协作研究 近日,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广州举办中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学术研讨会,40多名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专家学者对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对中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共识,提出了非遗保护的“东亚经验”,并倡议在此共识基础上开展东亚非遗保护的协作研究。 中日韩作为东亚地区相邻的国家,目前都是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较多的国家。同时,联合国...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展亮相山西平遥
2011.09.20
其他新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展亮相山西平遥 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我们的精神家园·201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展”,19日亮相山西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这是以表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全国性摄影大展。 据介绍,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存续至今的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加以记录、整理和存档,并借助现代影像技术手段,跨时空地传递其文化信息,使之作为人类文化记忆代代相传。 此摄...
查看更多
1
739
740
741
742
743
88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