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24   星期三   农历八月初三   秋分 秋分
搜索
专题报道
记忆天空的千古绝唱        ――“峡江号子”传承之忧一     送别“号子王”胡振浩老人已经有好些天了,但遗憾一直萦绕在卢丹的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与所有的秭归人一样,每一次听到胡振浩老人从心底喊出的雄壮粗犷的峡江号子,卢丹都会受到心灵的震撼,但以后这种震撼再也不会有了。     对卢丹来说,遗憾远不止这些!作为秭归县文化馆副馆长,卢丹主管着全县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她说:“胡振浩老人的离去,无论对秭归还是峡江文化,都是莫大的损失...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戏曲人才缺少宣传平台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荀派艺术传承人孙毓敏,50多年来演出了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荀派剧目和新创剧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戏曲人才。然而,让她一直担心、焦虑的是,培养出来的好苗子却很少有人知晓,“现在的戏曲界产生名角儿太难了”。日前,孙毓敏道出了她的苦恼和担忧。――编者    戏曲人才需要媒体宣传    与影视明星、歌星相比,戏曲人才成才率低、周期长,花费的功夫也多,然而,却很少有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关注他们的成...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四川茂县:羌族文化正在这里得到恢复和保护    羌风,羌韵,羌情……群山环抱的茂县是羌族聚居地,这里近90%的人口是羌族,是一个民族特色浓郁的地方。     走进茂县县城,记者发现这里的地震印记并不明显,但实际上,地震发生后茂县几乎所有建筑物都遭到损坏,其中的大部分成为危房。从县城出发来到山上的羌寨,就会深刻感受到地震的残酷,上百上千年历史的民居、羌碉大面积坍塌,民族文化风貌受到严重毁损。     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他们习惯于在高山上居住,其民居...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科学评审 规范操作――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答记者问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对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和基础环节。文化部分别于2007年6月和2008年2月,公布了两批共777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公示之际(公示名单见第二至四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就评审工作的有关问题回答了本报...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部办公厅公示第三批国家级传承人    本网讯 4月24日,文化部办公厅发布《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告》,公示706名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公示期15天。全文如下: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告     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告 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文化部部长令第45号)精神,文化部开展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和评审工作。 在各地推荐申报的基础上,文化部组织专...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岭南写真:从远古走来的湛江傩舞    每每到了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前后,广东湛江各地都会演出一种奇特舞蹈――傩舞,目的是驱邪遣灾,祈求平安,迎祥纳福。    湛江傩舞起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祭祀仪式,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其内容形式是古代雷州半岛人民敬天崇雷而形成的一种独特雷傩舞,以雷首公与东、南、西、北、中五方雷将为主体,还包括土地公婆、艄公婆等,俗称“走清将”、“舞巫”、“考兵”等,也是当地古代先民祭雷遣灾、祷神保平安的民间民俗舞蹈。    湛江傩舞有...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印度古典舞蹈传承有术 保持古老教学模式 杨惠  一直以来,家族传承和私人舞蹈教学机构是传承印度古典舞蹈的主要力量。印度脱离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后,政府为大力推动和弘扬民族文化,建立了一些较为规范和现代的古典舞蹈教育机构,专门从事对印度古典舞蹈的教育和研究,其中包括中央政府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的印度国家戏剧学校、尼赫鲁曼尼普利舞蹈学院和国家卡塔克舞蹈学院等。如今,在班加罗尔大学、孟买大学、古吉拉特大学和马德拉斯大学等公立大学,也都开设有舞蹈学院传授印度古典舞...
查看更多
壮族赶花街
2009.04.23
专题报道
壮族赶花街赶花街时跳“手巾舞”      农历的三月初三,是广南壮族的“赶花街”。壮族四季有节,除春节、端午节等多民族共有的节日外,还有祭龙节、尝新节等。但最隆重、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就要数“三月三”。      “三月三”的习俗流传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各地的节期略有出入,内容也小有不同。我认为,广南县三月三的“赶花街”独具特色――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分布于县内各地的壮族群众,都会身着民族盛装,背着花糯米饭,带着花线,到壮族较为密集的那伦、者兔、旧莫...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茂县:灾后羌族文化保护恢复进行中    羌风,羌韵,羌情……群山环抱的茂县是羌族聚居地,这里近90%的人口是羌族,是一个民族特色浓郁的地方。   走进茂县县城,记者发现这里的地震印记并不明显,但实际上,地震发生后茂县几乎所有建筑物都遭到损坏,其中的大部分成为危房。从县城出发来到山上的羌寨,就会深刻感受到地震的残酷,上百上千年历史的民居、羌碉大面积坍塌,民族文化风貌已受到严重毁损。   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他们习惯于在高山上居住,其民居以“垒石为屋...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