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9 星期三 农历六月十五 小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8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889)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50)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裕固族首个原生态民歌个人专辑《裕固金花》出版发行
2009.01.12
其他新闻
裕固族首个原生态民歌个人专辑《裕固金花》出版发行 12月18日,裕固族原生态歌手安金花首张个人民歌专辑《裕固金花》出版发行,这也是裕固族歌手推出的首张演唱专辑。 裕固族民歌是我国众多的原生态民歌中一支独特的艺术奇葩,它内容丰富,曲调优美,节奏明快,具有古老、悠远、神秘,充满岁月的印记和沧桑,是裕固族重要的文化财富之一,现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裕固族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长期以来,裕固族民歌只能口耳相传,随着老艺人的不断去世...
查看更多
灰塑:屋顶上的家族“心灵史”
2009.01.12
专题报道
灰塑:屋顶上的家族“心灵史” 陈家祠灰塑修缮前“旧貌” 总长度2500米、总面积约2448平方米的广州陈家祠内,长度为广东之冠的灰塑群日前开始全面“美容”。按照馆方的计划,首期修缮工程大约在3月份可以完工。 每五年左右,陈家祠的灰塑群总要迎来一次全面的体检和美容。与五年前一样的是,此次的“美容师”,仍是刚刚获颁“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称号的花都灰塑艺人邵成村。而对于从事灰塑制作30年的邵成村来说,刚刚过去的2008年有几个“亮点”不得不说。 一...
查看更多
600岁的“细十番”登上最高殿堂
2009.01.08
其他新闻
600岁的“细十番”登上最高殿堂 新年伊始,楼塔镇荣膺由国务院命名、文化部颁发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成为杭州市惟一获此殊荣的乡镇。与此同时,楼塔的“细十番”也入选国家文化部评选的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标志着萧山民乐登上了最高 “殿堂”。 去年3月初,在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中,杭州市有16个项目入围,楼塔的“细十番”就在其列,而且细十番还是杭州第一个入选的传统音乐类型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去...
查看更多
千年文化复兴推出顶级阿胶
2009.01.08
其他新闻
千年文化复兴推出顶级阿胶 阿胶因出山东省东阿县而得名,被历代医药学家推崇为补血圣药,滋补上品,以补而不偏,居人参、鹿茸、阿胶滋补三宝之首。东阿阿胶凭借二千多年的历史,融合中医理论的性味、归经,以及“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内涵底蕴极其宽泛丰厚,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月末,由东阿县委书记张旋宇揭开阿胶井封条,全国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秦玉峰带领6名老炼胶工祭祀药...
查看更多
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规划通过评审
2009.01.08
其他新闻
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规划通过评审 被列入安徽省“861”行动计划及合肥市“1346”文化产业重点建设项目的“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项目总体规划近日通过专家评审认证。 来自国家文物局、文化部、建设部、清华大学的11名国内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和世界文化遗产方面的专家学者对该项目总体规划进行了全面论证与深入分析,一致认为“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是中国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
传承
、创新和发...
查看更多
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别山民歌
2009.01.07
专题报道
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别山民歌 “来到――哎――大别山,看到了好水……”。作为六安人对六安本土企业的这则广告应该不会陌生,但很少有六安人知道,这样一首广告歌曲就是以六安本土的大别山民歌中的“慢赶牛”唱法演唱出来的,这是一种高调,是大别山民歌的一种重要腔调。 民歌反映本土风情 渊源悠久的六安大别山民歌,已被列入我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市文化局艺术社文科科长朱群介绍,皖西大别山民歌因山而生、以水而传,山水相连,生生不息。以山歌、茶歌、秧歌...
查看更多
皖西庐剧的
传承
和发展
2009.01.05
专题报道
皖西庐剧的
传承
和发展 2006年5月,庐剧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庐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然而,在全国性的戏曲长期不景气的氛围下,皖西庐剧也面临着人才匮乏、演出市场萧条、演出器材落后陈旧等发展难题。不过在市委、市政府的密切关注下,在皖西庐剧人的艰辛努力下,皖西庐剧的
传承
、保护与发展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发脉皖西的地方剧...
查看更多
消失40多年 文化
传承
前程路漫漫 拯救山西阳高赛戏
2009.01.05
专题报道
消失40多年 文化
传承
前程路漫漫 拯救山西阳高赛戏 阳高县鳌石乡鳌石村,一个偏僻的小村落。古文化的积淀让它与赛戏有了很深的渊源,当这一古老的剧种面临灭绝时,一群四五十年前唱过赛戏的人站了出来,“那是一段历史,祖先原汁原味的东西应该保留、
传承
下来。”他们只想为这个世界留下这样一笔财富。 古老剧种消失40多年 阳高县鳌石村的赛戏,对于一些土生土长的阳高人来说都鲜有耳闻,其特殊的地域性限制了它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也注定了它最终的命运。 在鳌石村,笔者见...
查看更多
“非遗”
传承
人献艺“全聚德”
2009.01.05
其他新闻
“非遗”
传承
人献艺“全聚德” “泥人张”第5代传人制作的泥塑烤鸭师,惟妙惟肖、神形兼备;有着“中国十大神剪”之称的剪纸大师,设计剪出了宏伟的“天下第一楼”……从今天开始到明年的1月3日期间,前门全聚德推出以“品美味、赏绝艺、享新年‘文化盛宴"”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周。每一位到前门全聚德用餐的宾客,都将近距离领略手工技艺带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绝技的精髓。 除了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前门全聚德还...
查看更多
凤县“汉改羌”背后的文化保护:争议后暂停
2009.01.04
其他新闻
凤县“汉改羌”背后的文化保护:争议后暂停 陕西凤县,突然间有了个别称――― 羌族故里。 半年来,凤县县委、县政府一直为了这个别称在进行着种种努力,一系列做大“大羌文化旅游”的措施被制定并实施,其中包括媒体报道后引发极大关注,而后被暂停的居民民族成分“汉改羌”。 虽然目的是为了发展旅游产业,但凤县政府的一系列举动,也让人看到了保护、
传承
羌文化的积极一面。然而,这种抢救行动似乎陷入了困境。当然,从某种角度上看,凤县政府目前面临的尴尬,也是文化...
查看更多
1
826
827
828
829
830
88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