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23   星期六   农历七月初一   
搜索
其他新闻
一部剧拯救一份“遗产”    电视剧《阳光普照大地》正在北京电视台热播,该剧围绕国宝级艺术“云锦”展开,讲述了新中国云锦工人几十年的悲欢离合。制片人朱质颖表示,拍摄这部戏的初衷就是想通过“云锦”艺术唤起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事实上,用“阳光普照大地”这样豪迈的片名,朱质颖心里装着的却是并不乐观的“云锦”现状。想用一部戏拯救一个行业,朱质颖下了一个让朋友们吃惊的赌注,“也许对于我的想法大家的感觉太灰色,我希望这部剧能带来阳光,带来普照大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调查:“花儿”发展养分不足 “花儿”如何才能更红艳    “马莲绳,一根弦,琵琶还要好家弹。你不唱花儿花不艳,我不唱花儿心不甜。”     2008年,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上,被誉为“西北之魂”的民歌“花儿”同往年一样大放异彩,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然而,眼前的繁荣景象难掩“花儿”渐显的疲态,如何让这朵民间艺术奇葩开得更红艳,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时由不得个家(自己)/钢...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绍兴莲花落:百年“莲花”的今日传人    “尺板的笃琴弦起,我一人上场唱台戏……”一身长衫,手执纸扇和尺板,地道的绍兴话,一人多角有说有唱,诙谐风趣。这,就是已历百年的绍兴莲花落。如今,绍兴莲花落与宁波走书、金华道情、温州鼓词被并称为浙江“四大曲种”。岁末年初,在莲花落迎来百年历程的日子里,记者采访了见证绍兴莲花落艺术辉煌的几位传人。    胡兆海:一出戏救活了莲花落   “三根扁担软悠悠……”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绍兴城乡家家户户有广播,而广播里播放得最多...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厨子舍”清真宴席的平民记忆      露天搭建的简易大棚、数张大号圆桌、棚里客人觥筹交错、棚外厨师有条不紊……对于很多只在城市生活过的人来说,在大棚里办红白喜事流水宴席的场景十分陌生。但是,在正在公示的《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中,北京清真民间宴席大棚菜的代表“厨子舍”第五代传人舍源泰榜上有名。随着城市平房大院的消失,“厨子舍”五代传承的清真宴席手艺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份珍贵的平民记忆。    千年历史菜600年传承    在...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校外活动场所将成青少年传承“非遗”重镇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素质教育,文化部、教育部和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近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活动的通知》。该通知得到了全国各省文化、教育部门的积极响应,各地已经初步拟定规划,着手落实该项工作。    据了解,《通知》旨在推动未成年人在各级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特别是“十五”期间国家彩票公益金扶持建设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和县以上各级文化馆、群艺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百年沧桑二夹弦     ――滑县唯一的剧团还在支撑 二夹弦传统剧目《雷宝童投亲》     2008年6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滑县申报的民间戏剧二夹弦名列其中。这一如今已少有人知晓的剧种半个多世纪前几乎风靡整个华北,它到底具有何等魅力?前不久,笔者专程赴滑县二夹弦的发祥地――万古镇樵邱村,对这一历经百年沧桑的稀有剧种进行探访。    滑县二夹弦剧团团长俎书现谈起二夹弦的历史,真有说不完的心里话。据《滑县县志》、《滑县戏曲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梅葛” 58岁的民间艺人郭有珍唱梅葛(段晓瑞 摄)     梅葛:“梅葛”一词是彝语的音译,,意为“唱述过去的事”, 最早发源于楚雄州姚安县西部山区的马游村。它是彝族人民口耳相传的文化经典,是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少数民族口承文化的瑰丽珍品和典型代表。“梅葛”没有文字记载,千百年来,是靠彝族人民口耳相传才得以传承下来,被视为彝族的“根谱”。“梅葛”概括了彝族古代历史发展、彝族先民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轮廓,展示了古代彝族先民的恋爱、婚事、丧...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云南彝家古寨尚存原始“梅葛”民族曲调      1月10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马游村的彝族群众正在进行“梅葛”文艺表演。彝族“梅葛”发源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梅葛”一词是彝语的译音,意为“唱述过去的事”,是彝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口头文学的总称。千百年来,“梅葛”靠当地群众口耳相传保存下来,广泛流传在云南姚安的大黑山彝区及其附近的金沙江流域彝家山寨,2008年6月,彝族“梅葛”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云南楚雄注重对彝族...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裕固族首个原生态民歌个人专辑《裕固金花》出版发行    12月18日,裕固族原生态歌手安金花首张个人民歌专辑《裕固金花》出版发行,这也是裕固族歌手推出的首张演唱专辑。   裕固族民歌是我国众多的原生态民歌中一支独特的艺术奇葩,它内容丰富,曲调优美,节奏明快,具有古老、悠远、神秘,充满岁月的印记和沧桑,是裕固族重要的文化财富之一,现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裕固族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长期以来,裕固族民歌只能口耳相传,随着老艺人的不断去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灰塑:屋顶上的家族“心灵史” 陈家祠灰塑修缮前“旧貌”     总长度2500米、总面积约2448平方米的广州陈家祠内,长度为广东之冠的灰塑群日前开始全面“美容”。按照馆方的计划,首期修缮工程大约在3月份可以完工。  每五年左右,陈家祠的灰塑群总要迎来一次全面的体检和美容。与五年前一样的是,此次的“美容师”,仍是刚刚获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的花都灰塑艺人邵成村。而对于从事灰塑制作30年的邵成村来说,刚刚过去的2008年有几个“亮点”不得不说。  一...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