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23   星期六   农历七月初一   
搜索
其他新闻
 纪念阿炳诞辰115周年      中国“乐神”的化身、我国非物质文化传承第一人、民族音乐的奇才……谁能获得如此的溢美之词?他就是来自无锡的民间音乐家——阿炳。昨天,阿炳艺术论坛在纪念其诞辰115周年活动期间举行。当今中国民族音乐界众多权威,不吝华美之词,虔诚地膜拜一位100多年前薄衫褴褛,郁郁不得志、身背二胡穿梭于街巷的民间盲艺人,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而无锡民间音乐家留给后人的何止这些,他曲折留存的六支名曲、他饱受欺凌的人生境遇、与他身后达到的...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蒙俄三国联合推动呼麦“申遗”      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文化厅承办的呼麦暨蒙古族和声艺术国际研讨会于12月29日在呼和浩特落下帷幕。蒙古国呼麦协会会长阿?策登额席、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国际呼麦科学中心主任、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吴团英及30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呼麦及蒙古族和声艺术的价值、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等主题展开学术交流与研讨。会议形成了《呼麦专家保护建议书》,对呼麦“申遗”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相关人士表示,呼麦有望继长调民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爷孙接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孙子为《昆仑派武功》申遗  今年11月份,现在省文史馆担任馆员的孙学孟正式将《昆仑派武功》申报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这是继今年8月他获得哈尔滨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的又一次申报。  孙学孟退休前为哈师大数学系副教授,6岁跟随祖父孙广庭研习武术,后拜中国昆仑派无极门51代掌门人吴锡臣为师。吴锡臣为继承昆仑派两大名师“单鞭压倒河北省银头叟”剑侠吴纯芳、“双刀盖京南行义侠”张廷义的盖世武功,用一生心血苦练。吴锡臣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辽宁:寻找满族民间故事以及有温度的民间 王 研    2008年7月,来自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的24名民俗学、民间文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和6位具有民俗学、人类学博士学位的研究学者组成了六个调研小组,分赴清原、新宾、本溪、桓仁、岫岩、凤城等满族聚居地区,对当地蕴藏的满族民间故事展开了普查。     “满族民间故事”项目,由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申报,并于不久前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责任保护单位的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随之承担起了对辽宁境内满族...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构筑民族强盛的文化根基  凝聚国家发展的精神力量――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2008年12月19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研讨会在京隆重举行。文化部部长蔡武,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莅临研讨会。文化部相关司局领导,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各高等院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与会人员就国家文化战略和文化软实力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就在新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西施文化:流芳千古 历久弥新    虽然经过岁月的无尽洗礼,她早已芳踪难觅;虽然,光影的流逝里无人能描摹出她当日的容颜,但人们依旧坚信她的美丽无与伦比。     现世的你或者熟悉述说她的故事,或者听过传唱她的天籁韵律。她――西施,吴越争霸里,最具悲剧色彩的女子,中国百姓公认的四大美女之首。在近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她的美丽、智慧、爱心和献身精神,在民间口耳相传、不断丰富充实,形成一宗内容广泛、学术价值极高的民间口头文学――西施传说。这传说,经过岁月的积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新时代 新年画 新发展 期待中国木版年画的春天   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木版年画,这一最具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正面临消失的危险。近年来,在一大批民间艺术家的呼吁努力下,各地的抢救保护工作正全面展开――   不久前,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文联等联合主办的中国木版年画抢救保护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在有年画之乡美誉的开封朱仙镇举行,5年前,就是在这里,以抢救中国木版年画为标志,中国民协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5年后,我国木版年画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硕果...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九鲤灯舞”与“惠洋十音”:莆田民间艺术的两朵奇葩     莆田素以“文献名邦”著称,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积淀丰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日前,黄石镇沟边村的九鲤灯舞和惠洋十音分别被收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至此,我市共有5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九鲤灯舞民间艺人陈文水、陈金文以及惠洋十音民间艺人方元往、吴元林也被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穿上“商业外衣”之后濒危文化遗产蒙古筝曾经的兴盛地--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乌兰牧旗演员表演蒙古筝弹奏。盛行于元代的蒙古筝如今已濒临灭绝,会弹奏的人越来越少。(布和朝鲁 摄)    来到内蒙古草原的大多数外地人都曾在宾馆、酒店、旅游景点用餐的间隙欣赏过蒙古族长调民歌表演,不少人也曾被盛情的“劝酒”长调劝得酩酊大醉。在内蒙古,荣升为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一古老艺术已成为草原旅游的金字招牌,在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保护的同时也被精明的商家充分利...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首届中国木版年画艺术节暨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将开幕    为进一步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带动中国木版年画的发展和繁荣,首届中国(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节暨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演出活动将于2008年12月28日至2009年元月2日在开封朱仙镇举办。  据介绍,首届中国(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节主要活动包括:12月28日举行的中国(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节暨送欢乐下基层开幕式及文艺演出;同日在开封博物馆举行的首届中国(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节全国木版年画联展联销开幕式;12月...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