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23   星期六   农历七月初一   
搜索
专题报道
"河北梆子"还是"北京梆子" 传承人刘玉玲遭尴尬     “我呼吁有关方面为北京的河北梆子正名,把‘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更名为‘北京梆子剧团(院),把我所谓‘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的荣誉称号改为‘著名京梆子表演艺术家",这是我从艺50年来的最大心愿。”在12月14日北京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30年传统与当代戏曲发展”论坛上,一向人前如“开心果”般的刘玉玲出人意料地泪洒会场,向与会嘉宾倾诉了她所在的...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纺织"活化石"现身北京"非遗"展 老人现场织黎锦资料图片: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现场表演,让观众如同身临黎寨,感悟黎族文化魅力。海南日报记者 王凯摄17日,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举行的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博览会上,来自海南的黎族老人端坐在展厅中央的大椅子上,她手中正编织着一块布,这块布可不是一般的布,它可是有纺织“活化石”之称的黎锦。黎族是我国一个善纺织的民族,宋末元初期间,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黄道婆正是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术后,回来进行推广,掀起了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海宁皮影:“国宝”技艺深宫叹寂寞      作为嘉兴市首批获得国家级文化宝贝称号的海宁皮影,从晚报开设“寻访嘉兴民间文化绝活”之初,就有意将它作为压轴。从今年10月起一次次联系嘉兴第二批民间艺术家沈圣标却一次次被告知“在杭州医院”,到一路问询七拐八弯终于走进乡村深处徐二男的家;从徐二男无比珍爱地排列出他和孙女合作完成的200多个皮影头像,到微微咳嗽的他声音有些嘶哑地表示“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即使生病也愿意努力教……”当年能“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两根竹竿表尽...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南京云锦“凤还巢”    20年前,南京人王六林带着几台织机和一身绝活,来到妻子刘菊红的老家涟水县李庄办起了云锦厂;20年后的今天,在已拥有65台织机、150多名娴熟技工,年产值有望破千万元的时候,王六林却一门心思想着把云锦厂从涟水搬迁到南京。  日前,国家有关部门出台规定,对云锦的制作工艺、等级和产地等进行了规范,将南京市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栖霞区认定为云锦产地。也就是说,这5个区之外任何地方产的云锦,都是“冒牌”的。  对王六林来说,搬回南...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江西弋阳全力抢救和保护地方戏曲 “弋阳腔”     日前,江西弋阳县在县文化宫隆重举行了弋阳腔剧团成立50周年暨首届弋阳腔戏曲周活动,这是该县抢救和保护“戏曲活化石”弋阳腔亮出的又一精彩一笔。   弋阳腔起源于宋元时期的南戏,产生于弋阳县,形成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它与昆山腔、余姚腔、海盐腔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声腔,有“南昆北弋”之称。它与昆山腔不同,它是中国戏曲...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潮州木雕与潮汕文化    潮州木雕是盛行于粤东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工艺品,主要流行于旧潮州府属各县,故名。其辐射范围还应包括在文化渊源关系或地域上与潮汕密切关连的闽南和客属兴梅一些地方, 其影响和传播范围则应该更广。潮州木雕以其悠久的历史,完整的体系,精湛的工艺制作,丰富的题材内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享有盛名。饮誉海内外的潮汕金漆木雕更与浙江东阳木雕、安徽徽州木雕齐名,成为全国著名的木雕品种之一,在中国木雕艺术中独具一格。潮州木雕因其长期广泛地流行于民间,具有典...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龙泉青瓷:独特青瓷烧制技艺传承千年        日前,中国五大名窑之一的“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已通过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申报中心的审定,正式登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公约名录,注册号为0025,将及有可能领取一张世界级的金名片,这在国内各大陶瓷产区中还是首次。    龙泉市政府副市长徐炳东告诉中新社记者,在去年的第二届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节上,龙泉青瓷曾会同国内其他八大窑系提出共同申遗的目标,“今年我们通过不懈努力,龙泉青瓷终于率先走...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泉州打城戏“天下第一团”曲终人散     新近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福建泉州的打城戏榜上有名。然而,号称“天下第一团”的泉州打城戏剧团,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打城戏剧团,传承着全国独一无二的打城戏种,却已经解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剧团为民办,需自负盈亏,目前剧团的演出市场遇冷,剧团入不敷出,只好忍痛解散。”泉州打城戏剧团负责人吴天乙这样告诉记者...
查看更多
莘塍竹编
2008.12.17
专题报道
莘塍竹编一    我国竹子资源极为丰富,利用和栽培竹子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据《中国老360行》(蓝翔 冯懿有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3年1月第一版)称,在我省的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就曾发现竹节等遗物。由此可知早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在探索对竹子的利用了。我国多个地方如四川江安的竹器、湖南湖北的竹编均因各具特色而名扬四方,省内东阳、嵊县、安吉等地也是如此。  从事竹编行当的篾匠们,有称泰山为祖师爷,有认鲁班为祖师爷,也有称鲁班夫人贤女为祖师...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遗传统音乐保护培训班在沪举办    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保护培训班”,今天在上海开班。来自全国各地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传统音乐研究的180余名专业人员出席开班仪式,并参加为期五天的学习培训。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深入,科学划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根据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研究,实施整体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