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9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二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守着宝藏难致富:一个古村落的迷惘    黎族在海南岛的世代生息繁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代表黎族建筑工艺最高水平之一的白查村船形茅草屋,近日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示名单。这是海南省首个建筑类古遗址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就在此时,根据当地民房改造计划的安排,白查村民马上就要迁入新建的砖瓦房。如果没了人烟,船形茅草屋就很难躲开“人走屋塌”的结局,而各种依附其中、令人称奇的黎族传统文化,也将面临“断根”的危险。淳朴自然的白查村。 图...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民间手工技艺家收徒难  “现在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常常是外国人比中国人还精通、还热爱。就说这内画鼻烟壶,很多国内的年轻人居然都没见过,人家老外倒能从这鼻烟壶讲起,一直把咱们清朝历史抖落一遍。”京派叶氏内画鼻烟壶传人姚桂新无奈地说。  4月26日,作为第七届“宣南文化节”主题活动之一,北京宣武区文化馆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在开幕当天就接待了2000多名参观者,荣宝斋木版水印、萃文阁篆刻、空竹等都引来了很多年轻观众。但许多老艺人却纷纷表示民间文化的传承现状...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传承不应只是荣誉    不久前,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对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绝对是个利好举措,不仅梳理清楚非物质文化遗产纷繁种类的传承脉络,也表明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政府的不懈努力和坚定决心。在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绩彰显的同时,不断见诸报端的也有这样的讯息:某某文化遗产传承人已到古稀之年,因找不到下一代人传承,该遗产面临绝迹的危险;某某文化遗产传承人苦于一身绝技无人继承,想到通过媒体招聘的招数,无奈响应者...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山西“非遗”普查扎实推进普查宣传车开进了集市农民在阅读“非遗”宣传单    4月15日傍晚,暮春的太行山区仍是寒意袭人。在山西省襄垣县文化馆的一层,明晃晃的灯光将每个人脸上的倦色都照得非常清楚。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襄垣县文化馆的10多个人围坐在两张饭桌旁,但他们似乎吃得很不专心,因为每天的工作都必须在这个晚餐会上交流和安排,饭后,该加班的还要继续熬夜。    这样的日子已持续了近40天。    3月上旬,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行11人来到...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部开展“非遗”保护督导工作     文化部决定于4月25日至5月13日组织督导组,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督察与指导。4月25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导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周和平指出,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普查工作初见成效,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名录体系初步建立,传承人保护取得积极进展,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得到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建设卓有...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要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有人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座谈会并讲话        随着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77名代表性传承人的命名公布,传承人保护成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4月24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人民日报》(海外版)协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席并讲话。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本网讯)2008年4月24日上午,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人民日报》(海外版)协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座谈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社会文化图书馆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屈盛瑞、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人民日报》编委、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面对不断加快的现代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清醒的文化自觉,努力推进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已经取得的进展与建立起科学、规范、持久、具有完整体系的保护制度距离尚远。其中,立法滞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和传承规律缺乏了解,保护方式欠科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 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而言,立法保护是根本性的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西藏:唐卡矿植物颜料多数恢复───失传已久唐卡矿植物颜料恢复40余种 (资料图片)中新社发 闻昭 摄    “我和朋友们在画唐卡时都在使用这种矿植物颜料,布达拉宫维修工程也在用。”随着西藏失传已久的唐卡矿植物颜料的发掘和恢复生产,唐卡钦泽派画师边巴旺堆再也不用广告颜料等替代品了。    就职于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边巴旺堆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根据传统书籍记载、各地寻访考查、理化分析以及画师的经验,在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唐卡研究专家丹巴绕旦教授的带领下,学...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南通板鹞风筝 演奏千年的“空中交响”    美国风筝专家康莱肯多年来一直琢磨:能不能在风筝上添加一个装置,让风筝在天空自行“唱歌”?为此,他专门请教了一个空气动力专家。谁知专家一口回绝:不可能,因为风筝飞行的速度太慢。康莱肯非常失望。   前年,康莱肯来到中国南通,惊喜地发现,他无法实现的梦想,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做到了――那就是被称为中国南派风筝代表的南通板鹞风筝。  在南通,人们称板鹞风筝为“鹞子”,它不仅有优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更有世界独一无二的音响...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