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23   星期六   农历七月初一   
搜索
论坛
 少数民族音乐60年:传承与发展 通拉嘎  “1957年5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北京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三大各族女代表,内蒙古著名歌唱家,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获得者,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宝音德力格尔在场(右一)。资料图片   从1949年到2009年这60年来,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的变化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与研究领域、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教育领域和少数民族专业艺术团体的发展与创作领域。  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与研究  谈到新中国少数民族...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云锦 金陵刻经双双圆梦“世遗”   在南京文交会上,编织机现场编织南京云锦 快报记者 泱波 摄     国庆60周年前夕传来喜讯  一起入选的,还有雕版印刷等20个中国非遗项目  9月30日傍晚6:50 ,60岁的王宝林接到一个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打来的电话:南京云锦申遗成功了!短短一句话,让王宝林喜极而泣!  从2002年开始,南京云锦就走上申报“世遗”之路,但连报三次,申报了八年,都与“世遗”擦肩而过。昨天,喜讯传到南京,关心云锦申遗的很多专家都哭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御前清曲”变身“世界文化品牌”     9月30日,南音(泉州弦管)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时距2002年5月我市正式启动泉州南音申报工作已有近8年的时间。    过去的8年,也是我市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得到突飞猛进发展、结下累累硕果的8年。2004年3月,我市被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标志着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走在全国前列;2007年6月9日,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期间,文化部以泉...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西藏手工造纸发展调查:“绝技”逢春绿意浓    藏纸的传说  清乾隆年间,曾做过湖南巡抚的查礼时至西藏,留有《藏纸诗》长句,诗中说“蜀纸逊豫章,工拙奚足尚……孰意黄教方,特出新奇样,臼捣柘皮浆,帘漾金精浪……质坚宛茧练,色白施浏亮。题句意固适,作画兴当畅。裁之可糊窗,缀之堪为帐。何异高丽楮,洋笺亦复让。”美言藏纸比蜀纸高出一筹,就连高丽纸也稍逊风骚。  “我小的时候曾经当过喇嘛,也在私家学堂里学习过,经文和习字都写在藏纸上,玩的风筝也是藏纸做的,我自己都会...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平谷绽放“北京灯彩”       6个粉红色的大桃儿,托起象征祖国60华诞的红色"60"。日前,3组高5米、宽3米的"向祖国60周年献寿"巨型灯彩在平谷世纪广场亮相,为节日的平谷增添了靓丽浓郁的喜庆色彩。     新中国60华诞之际,平谷区王辛庄镇西古灯彩艺术中心、"北京灯彩"传承人工作室,制作了传统灯彩和造型灯两大系列共30多种灯彩。眼下,不仅在平谷世纪广场装点喜庆氛围,寓意祖国富贵大吉的雄鸡造型灯等已被东安市场、地坛庙会等预订,不久,广大市民就可亲眼见...
查看更多
论坛
 关于进一步深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认识苑 利    论文摘要:我们在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时,至少应准确把握住以下几个要素: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不是由阶级或阶层决定的,而是以掌握传统知识、传统技能与传统技艺的多寡决定的;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历史的产物,但同时又必须以活态的方式传承至今;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第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工艺、传统节日、传统仪...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寻迹历史 问道非遗:记2009文化之旅   今年文化遗产日期间,本报记者跟随由BMW(宝马)集团和中国非遗中心主办的2009文化之旅,历经9天,2200多公里的行程,探访了四川、甘肃、青海三省的部分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本期特选取了其中4个点,并采访4位文化之旅成员,望能将途中所见所感以飨读者。  ――编者     满墙年画到绵竹                                      绵竹年画   地震后,知道绵竹年画的人越来越多...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加依“乐器村”――传承非物质文化民间艺术之村 一位维吾尔族老者,银白须髯,戴一顶传统的维吾尔族小帽,流露着浓浓民族风情,他静静坐在艾依提·依明的家中一角。     一位维吾尔族老者,银白须髯,戴一顶传统的维吾尔族小帽,流露着浓浓民族风情,他静静坐在艾依提·依明的家中一角。突然,乐声响起,老人站起身来,载歌载舞。他光着脚,合着旋律,极其稔熟地跳起舞蹈,脚步轻颖,深深在沉...
查看更多
论坛
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主人――吉林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述要满族说部时使用的乐器鼓 资料图片通榆木版年画 资料图片    今年的我国第四个遗产日期间,吉林省举办了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论坛。来自吉林省高等院校、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和文化遗产抢救普查保护第一线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就吉林和全国目前“非遗”保护现状及未来前景进行了梳理性总结和论述。来自吉林省内各民族的专家学者和部分“非遗”传承人普遍看好目前我国“非遗”保护前景,但他们也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烟花起兮木偶飞舞――药发木偶,源自宋代的烟花技艺药发木偶燃放情景 周尔禄和他的木偶   因为药发木偶的制作涉及火药,他的作坊曾经是公安机关的打击对象;  因为药发木偶的传承濒临断裂,这种民间工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此,他的手艺成了“国宝”,身处泰顺山沟沟的他,也成了媒体的焦点;  2006年,泰顺县的药发木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8年6月14日,该县大安乡的周尔禄先生,又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