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2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九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0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49)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宁夏“花儿”的华丽变身之路能走多远
2008.05.06
专题报道
宁夏“花儿”的华丽变身之路能走多远 今年3月末,银川市兴庆区教育局提出了要让“花儿进校园”,使我区这一优秀的文化艺术在各中小学校得到普及。消息传出,令人振奋,也引来了诸多议论。 “花儿”进了校园 还是那朵花儿吗? “花儿”是西北地区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脍炙人口的口传民歌,也叫“少年”。宁夏“花儿”是西北“花儿”的一个分支,因其曲调优美、流畅,真实反映劳动人民的“心里话”,在我区尤其是南部山区,有着广泛的群众传唱基础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宁夏...
查看更多
风车大王仅靠手艺无法糊口
2008.05.06
专题报道
风车大王仅靠手艺无法糊口 从北京到武辛庄,只有一条公交线,那里与河北香河隔河相望。刚改了线路,找不到车站的记者火冒三丈,电话那边的梁俊声音依然和缓:“车站很好找的啊……”甚至抱歉地笑了。 进了武辛庄,问“做风车的那家”,似乎每个人都知道,街边绿化的民工,乃至正在闲逛的村民。梁俊的院子不大,他夫人坐在院中捋柳芽。梁俊的堂屋正准备“装修”,也就是刷一下白,墙上的风车都堆进了倒座房里,每听到记者的一个提问,梁俊就说:“我给你拿东西看,你就懂了。”如是五六...
查看更多
白诚仁:留住湖南民歌的根
2008.05.06
专题报道
白诚仁:留住湖南民歌的根一哼唱起他采集的山歌、民歌,76岁高龄的白诚仁立刻兴致盎然,露出了孩子般天真的笑容陈 飞 摄年轻时的白诚仁下乡采风途中上个世纪60年代,白诚仁和同事在湖区采风《苗岭连北京》一直被人们传唱1978年,白诚仁(右二)和蒋慧鸣、何纪光采访民歌手戴福香 为什么 他创作的《洞庭鱼米香》《挑担茶叶上北京》《小背篓》让几代人传唱,而他却少有人知晓? 他虽已76岁高龄,却一次次奔波在湖南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山寨寨? 他说 “我取歌于...
查看更多
礼泉弦板腔皮影难觅传人 老艺人感叹无人愿学
2008.05.06
专题报道
礼泉弦板腔皮影难觅传人老艺人感叹无人愿学冯启章老人展示从清朝末年
传承
下来的皮影(记者:宁峰 摄) 65岁的弦板腔皮影老艺人冯启章很忙碌,昨天他刚从河南表演回到礼泉县的家中,“五一”又要去城隍庙会演出,可他一直有个心病,就是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传人来延续已流传数百年的弦板皮影技艺。 签手难当 冯启章名片上的头衔是签手。他说,自己是弦板腔皮影第六代传人,已经演了30多年。礼泉弦板腔皮影与渭南华县皮影有很大不同。华县皮影戏签手只表演,不唱,而礼泉皮...
查看更多
现状调查:山西再不保护原生态民歌危险了
2008.05.06
专题报道
现状调查: 山西再不保护原生态民歌危险了 石占明 中新山西网4月28日电 在刚刚结束的第13届青歌赛上,山西“高音歌王”高保利在单项决赛(原生态)中获得铜奖,其他几名参赛选手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是山西代表团选手近几年来参加青歌赛取得的最好成绩。对于山西选手突破性的表现,一级演员、山西省著名歌唱家刘改鱼作出了冷静的评价:“差强人意,山西代表团有实力在青歌赛上取得比这更好的成...
查看更多
守着宝藏难致富:一个古村落的迷惘
2008.05.05
专题报道
守着宝藏难致富:一个古村落的迷惘 黎族在海南岛的世代生息繁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代表黎族建筑工艺最高水平之一的白查村船形茅草屋,近日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示名单。这是海南省首个建筑类古遗址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就在此时,根据当地民房改造计划的安排,白查村民马上就要迁入新建的砖瓦房。如果没了人烟,船形茅草屋就很难躲开“人走屋塌”的结局,而各种依附其中、令人称奇的黎族传统文化,也将面临“断根”的危险。淳朴自然的白查村。 图...
查看更多
地方戏曲
传承
与和谐社会建构
2008.05.05
论坛
地方戏曲
传承
与和谐社会建构 秦华生 一、地方戏曲的繁衍昌盛,是“花雅之争”中广大民众戏剧文化精神胜利的结果。 清代乾隆时期(1736――1795),产生过对中国戏曲格局影响深远的“花雅之争”。持续几十年的“花雅之争”,表面上是戏曲文化内部雅文化与俗文之争,实际上是民间草根文化与大众审美意向,挑战统治集团和文人士大夫集团审美文化的反映。其结果是广...
查看更多
民间手工技艺家收徒难
2008.05.04
其他新闻
民间手工技艺家收徒难 “现在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常常是外国人比中国人还精通、还热爱。就说这内画鼻烟壶,很多国内的年轻人居然都没见过,人家老外倒能从这鼻烟壶讲起,一直把咱们清朝历史抖落一遍。”京派叶氏内画鼻烟壶传人姚桂新无奈地说。 4月26日,作为第七届“宣南文化节”主题活动之一,北京宣武区文化馆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在开幕当天就接待了2000多名参观者,荣宝斋木版水印、萃文阁篆刻、空竹等都引来了很多年轻观众。但许多老艺人却纷纷表示民间文化的
传承
现状...
查看更多
传承
不应只是荣誉
2008.04.29
其他新闻
传承
不应只是荣誉 不久前,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传承
人名单,对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绝对是个利好举措,不仅梳理清楚非物质文化遗产纷繁种类的
传承
脉络,也表明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政府的不懈努力和坚定决心。在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绩彰显的同时,不断见诸报端的也有这样的讯息:某某文化遗产
传承
人已到古稀之年,因找不到下一代人
传承
,该遗产面临绝迹的危险;某某文化遗产
传承
人苦于一身绝技无人继承,想到通过媒体招聘的招数,无奈响应者...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
2008.04.29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程 惠 哲 如何达致社会和谐?这是当今利益主体多元、生存竞争激烈、张扬个性自由的时代所无法回避的全球性的实践和理论命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积累、
传承
文化并加以创造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规范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一种基本力量,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全面、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认识到了非物质...
查看更多
1
1752
1753
1754
1755
1756
179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