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毕六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7年9月生,四川省泸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伞制作技艺(油纸伞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毕氏家族为油纸伞生产世家。从小跟随父亲毕林泽学习油纸伞制作技艺。10岁便能单独完成油纸伞制作的七十二道工序。1980年任分水伞厂生产车间班长,并被派往武汉市东山机械厂学习钢骨布伞制作工艺。1993年,主持设计制作出“中国油纸伞王”,高8米,伞面直径12米,重达500千克。习艺至今,充分掌握油纸伞制作各道工序,特别对熬制桐油尤有心得。代表作品有...
查看更多
冯怀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8月生,广东省东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舟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龙舟制作技师。1950年开始从事木船、农艇制作技艺,师从父亲冯桃及中堂造船厂师傅,全面掌握龙舟制作传统技艺。参与龙舟制作六十多年,独立掌握尺寸制作龙舟三十余年,已制作龙舟三百多条,有传统大头龙舟、标准龙舟、小龙艇和凤艇(女性用的标准龙舟)等不同规格和种类,造型讲究,技艺精湛。一方面保持传统工艺特点,另一方面结合新材料、新技术使该技艺在当下更好地
传承
。已将技艺...
查看更多
陈芳财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9月生,福建省晋江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师。1961年进入晋江县深沪造船厂工作,学习掌握了水密隔舱造船技艺。所制造的船具有严谨的科学性,从现代力学的角度考虑,所设计的装配结构可以增加船体的纵向强度与刚度。代表作品有藏于厦门世博园的3米长福船船模以及近年设计制造的仿古船模和木帆船,对水密隔舱造船技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积极培养水密隔舱造船技艺的后继人才,培养的徒弟已是...
查看更多
周永干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12月生,江苏省兴化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木船制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泰州市工艺美术师。出身于传统木船制造世家。竹泓周氏家族从事木船制造的历史可追溯至清初。16岁继承祖业,随父辈周福友学习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现任兴化市竹泓镇木船协会会长。从艺四十年来,在继承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以独特的技艺研制开发出尖头船、旅游景区画舫、观光休闲木船和龙舟等多种新型木船作品。有的木船作品销往日本、荷兰、美国等国家。多年来...
查看更多
林初寅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4年4月生,浙江省瑞安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活字印刷技术代表性
传承
人。木活字印刷技师。林家世代以木活字印刷宗谱为业,从祖父林上德开始,开设林问礼堂谱局,技艺和修谱之精名闻各地。14岁随父亲林时生学习修谱和木活字印刷手艺。19岁时,挑起了祖传修谱的担子,接续祖父、父亲的修谱事业,后休业做代课教师。退休后重操旧业,带上三个儿子修谱。积极宣传优秀民族文化,创办木活字印刷展示馆,展示自己保存的一百多件宗谱。
查看更多
王超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5年12月生,浙江省瑞安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活字印刷技术代表性
传承
人。木活字印刷技师。据王氏族谱记载,宋朝时期,王家祖先生活在杭州一带,其时已掌握木刻活字印刷术。明朝万历年间,王家后裔迁居瑞安。而王氏印铺最兴隆的时期,是在清朝乾隆年间,曾雇有十多名工匠,作坊六间,以书籍、族谱、票证、信纸等印制为主。1964年,王超辉入学,1973年初中毕业。随师王仆如(堂伯父)、堂兄王川坤学习修谱。出师后,正式从事梓辑——木活字印刷技艺工...
查看更多
符骥良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6年3月生,2011年11月去世,江苏省江阴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印泥制作技艺(上海鲁庵印泥)代表性
传承
人。印泥制作技师。自幼喜爱书法篆刻,20世纪50年代担任张鲁庵助理,习得了鲁庵印泥制作的整个流程。针对张鲁庵对印泥配方所做的科学分析,经过实践体悟加以系统整理,并推进到半机械化操作。所制印泥泥质纯净,富弹性,色似红缎,稠如面筋,状如丝绒,历久不变。印文均匀洁净,着色力、遮盖力、黏结力高强,时间愈久,色泽愈沉静古雅。刘海粟、朱...
查看更多
高式熊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1年4月生,2019年1月去世,浙江省宁波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印泥制作技艺(上海鲁庵印泥)代表性
传承
人。印泥制作技师。幼承家学,书法得到父亲高振霄亲授,后又得到海上名家赵叔孺、王福庵指导,擅长书法、篆刻及印学鉴定。1941年随张鲁庵学习篆刻、印泥制作等技艺。1953年为张鲁庵整理编写《鲁庵所藏印谱简目》,1955年秋参与由张鲁庵发起成立的篆刻印学社团——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筹备会。1956年,为张鲁庵组织创作的《鲁迅笔名印谱...
查看更多
李茂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11月生,甘肃省卓尼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砚台制作技艺(洮砚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砚台制作技师。从小爱好雕刻,一直追求雕刻技艺,多方拜师学艺,从事洮砚雕刻三十余年,是当地民间龙凤洮砚镂空技艺的代表。通过不断学习,考察端砚、歙砚等名砚,不断交流名师名砚制作技艺,把端砚、歙砚的制作技艺引入洮砚的加工制作,使洮砚的工艺更加完美,由以前的普通实用小砚,发展制成现代镂空、悬雕、高浮雕等兼具实用和观赏价值的完美经济型洮砚。主要的技艺...
查看更多
蔺永茂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8年2月生,山西省新绛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砚台制作技艺(澄泥砚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多年潜心版画艺术学习和研究,并创作出了一大批版画、漆刻作品。1983年开始搜集资料,着手恢复失传已久的传统制砚技艺。1986年,成立山西省新绛县绛州澄泥砚研制所,与其子蔺涛合作,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使绛州澄泥砚重新问世。选用过滤后的特种细泥,巧妙利用焙烧过程泥质窑变的规律烧制而成,因其土质特...
查看更多
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