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12 星期六 农历六月十八 小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8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889)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50)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国剪纸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传统手工艺;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传承
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查看更多
帕特姆流行节日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巴塞罗那的帕特姆是一种源于中世纪圣体节庆祝及游行的十分流行的庆典。它以一系列的戏剧表演和穿过巴塞罗那北部加泰罗尼亚社区的各种肖像游行为主要形式。 帕特姆在每年的5月底至6月底的圣体节中举行,它由几个部分组成:特殊的市政会议,塔巴尔(一个大型庆典所用的鼓)和四个“Feuts”宣布节日的开始。接下来的几天有众多的节目表演,其中最重要的是游行、节庆帕特姆、孩子们的帕特姆、塔白(小手鼓)、土耳其人、开维乐斯(木马)、梅斯(魔鬼挥动着棍杖和鞭子),圭茨(杂交的...
查看更多
兰瑙湖玛冉瑙人的达冉根史诗唱述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达冉根是一种古老的歌曲,蕴涵着玛冉瑙民族丰富的文化知识。玛冉瑙人住在闽达纳俄岛兰瑙湖地区,这个位于菲律宾群岛最南端的岛屿,是菲律宾主要的三支穆斯林教众的故乡。 通过17套共计72,000行歌词,达冉根颂赞玛冉瑙民族的历史,也歌唱神话英雄历经的苦难。为使内容饱满生动,史诗用象征、暗喻、讽刺等手法,深入地探讨生死、恋爱、政治、爱情和美学等主题。达冉根还演绎玛冉瑙民族特有的法律法规、社会准则、民族习俗、美学观念以及社会价值等。今天,长者将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
查看更多
巴勒斯坦希卡耶说书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巴勒斯坦希卡耶(Hikaya)是一种口述形式,由一代代妇女口头
传承
。故事是虚构的,但却是针对着中东阿拉伯社会和家庭问题。希卡耶从女性角度对社会进行批评,勾画出巴勒斯坦的社会结构,直触女性的生活。故事中的主要冲突来自于女性在责任和愿望之间的矛盾挣扎。 人们通常在冬夜自己家中讲述希卡耶。这种集会是几家的母亲和孩子自发地欢聚在一起。男性很少参与,因为男性参与被视为不恰当。叙述的魅力在于:声音的运用和表述的口语化,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及成功地把她们带入想象中...
查看更多
朝比木琴音乐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朝比是一个拥有自己民族语言的团体。他们居住在莫桑比克南部印海班省的南部地区。它因为有其独特的音乐而闻名,朝比管弦乐队是由五到三十个木琴组成,它们叫做缇姆比拉,这些乐器拥有多种型号和一系列不同的音区。木比拉(缇姆比拉的复式形式)是一种制作精良和调试过的木制乐器,是一种木板制成的木琴。它是由生长缓慢的米万耶树制成的,这种木材可以产生共鸣。在每个木制的细长板条下面都有一个被拉紧而产生共鸣的零件。这个板条被蜂蜡粘在一起,并用恩库索,一种植物的油作为润滑剂,使这...
查看更多
瑞宾瑙——艾基舞剧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瑞宾瑙- 艾基是一种源自15世纪玛雅王朝的戏剧形式,属于罕见的西班牙殖民前的传统。它包括神话起源、流行称呼以及与瑞宾瑙地区居民有关的政治话题。这些都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如面具舞、戏剧和音乐得以表现。口头和书面的叙述由一群演艺者完成。他们在舞台上交谈,描绘玛雅城,尤其是14世纪瑞宾瑙的首府‘卡耶’。故事分为四场,主要表现了这个地区的两个主要政治团体的斗争:瑞比伯和凯齐(the Rabinal Achí and the K’iche)。故事的两个主要人物是两...
查看更多
比斯萃萨的巴比——肖普鲁克地区古老的复调音乐、舞蹈和仪式习俗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申报书内容是保加利亚肖普鲁克地区由一组比斯萃萨的巴比——老年妇女表演的古老复调音乐、舞蹈和仪式活动。它包括不协和复调(diaphony),或称作shoppe复调和古老圈舞,以及为年轻女子举行成年礼的仪式活动(lazarovan)。 不协和复调属于歌唱复调类型,旋律由两声部构成,一个声部称为izvikva,意为大声叫喊,另一声部称为buchi krivo,意为起伏的低吼。其它歌手保持单一的持续低声,他们与领唱歌手的旋律音,形成一对二或一对三的对位。身着...
查看更多
扎菲曼尼里的木雕工艺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扎菲曼尼里人生活在马达加斯加东南部菲亚纳兰查省方圆700平方公里的山区中。一种独特的木雕文化曾经在该岛广为流传,并在扎菲曼尼里族群中
传承
。在18世纪,这个族群为躲避森林采伐而逃到这个偏僻的山林。今天,约有25000扎菲曼尼里人生活在100多个山区村落里。 在数代人之后,扎菲曼尼里的护林人、木匠和手艺人在木工方面积累了一套实用知识和技巧。这种复杂的传统手艺,体现了木材这一自然资源在生活中的珍贵价值。扎菲曼尼里居民的建筑和日常用品都体现了他们深谙森林的开...
查看更多
吠陀圣歌传统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吠陀经包含数量众多的梵语诗歌、哲学对话、神话以及宗教咒语,是由3500 年前雅利安人在印度创作和发展的。吠陀经被印度人奉为他们知识的至高无上的源泉和神圣宗教的基础,是至今尚存的最古老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吠陀一词来自梵语,意思是“知识”。吠陀遗产以吠陀经的形式汇编了大量的经文和经文注释,尽管经文通常都是以口头形式流传下来,但是人们还是称之为经“书”。吠陀经一共有四套,其中的《利格经》(Rig Veda)是一套圣歌选;《萨马经》(Sama Veda)是...
查看更多
基努文化空间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离爱沙尼亚海岸不远的波罗的海的基努和曼尼贾等小岛上,居住着一个600人的群体。数世纪以来,岛上的传统文化表达形式和农业传统被保存了下来,应主要归功于岛上的女性人口。在这座小岛上有居民以来,基努岛民一直保存着这样的习俗:男人们都出海去捕海豹和捕鱼,女人们则留在岛上种地和料理家务。由于丈夫、儿子和兄弟们长期出海,基努的妇女们便成了基努传统文化的主要
传承
者。基努文化传统体现在大量的歌曲、游戏、舞蹈、结婚庆典和手工艺制品上,以口授的 形式世代相传。 歌唱是...
查看更多
1
1545
1546
1547
1548
1549
178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