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12   星期六   农历六月十八   小暑 小暑
搜索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秋保的插秧舞中,日本北部的秋保镇的居民祈祷一年的大丰收,他们在舞蹈中模拟水稻移植中的动作。秋保的插秧舞自十七世纪末就在该地区的社团中表演,今天它在春天或秋天的节日期间表演。十位女性舞蹈者穿着色彩丰富的和服,头戴花形头饰,在两至四名男性舞蹈者的辅助下,表演六到十个舞蹈。她们手持扇或铃,排列成一至两行,然后表演水稻种植的姿势动作,特别是把秧苗移植到大片稻田里的插秧动作。秋保的插秧舞曾被认为具有保障丰收的功能,现在的表演随着态度和信仰的变化失去了原来的宗教...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加纳利群岛的戈梅拉岛上,戈梅拉岛哨语(Silbo Gomero),是用口哨模仿岛上居民惯用的语言(卡斯蒂利亚语)。这项技艺数百年来,师徒相传,是世界上唯一得到完善发展的哨语,一个拥有22,000居民的群体保持着这种习俗。每一个元音或辅音都有一种哨声来替代:两个不同的哨声代替西班牙语的五个元音,四种哨声代替辅音。口哨声可以根据音高,以及间断或是连续来加以区别。熟练之后,吹口哨的人可以传达任何消息。有些地区的变化甚至可以反映出这种变化的口哨的来源地。19...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地中海海岸的灌溉者法庭,是水资源管理的传统法庭,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九至十三世纪的安达卢斯时期。两个主要法庭,即穆尔西亚平原贤人委员会和巴伦西亚平原的水法庭,是得到西班牙法律认可的。这两个法庭的成员是民主选举出来的,他们具有权威性和法律的尊严,用迅速、透明和不偏不倚的口头的方式解决争端。穆尔西亚平原贤人委员会包含七个地理区域的代表成员,并拥有对土地所有者大会的23,313名成员的司法权。水法庭由选举出来的八名管理者组成,他们代表着九个社区的共11,691...
查看更多
多尼娅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罗马尼亚,多尼娅(Doina)有各种名称,它是一种抒情而庄严的、自发的、即兴的吟唱。作为罗马尼亚民间艺术的精华,它一直是这个国家许多地区1900年以前唯一的音乐种类。从专业上说,多尼娅可以在任何场合(户外、家里、工作中或守灵的时候)演唱,总是以独唱、伴奏或无伴奏(伴奏可能包括传统的长笛、风笛和临时做成的乐器)的形式出现。不同区域的多尼娅有一些变化。它涵盖的主题范围广泛,表现喜悦、悲伤、孤独、社会矛盾、匪帮争斗、爱情等等。多尼娅不仅可以表达个人的品质...
查看更多
灵山斋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灵山斋(Yeongsanjae)是韩国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灵山斋是释迦牟尼在印度灵鹫山讲习《法华经》的场景在韩国的一种再现,其中佛教在哲学和精神上的意义得以表现,也是信众自律精神的培养。灵山斋以迎接天地众神的仪式开始,它包括歌唱、仪式装饰以及各种仪式舞蹈,如钹舞、法鼓舞和礼服舞,结束时的告别仪式是佛国来世景象的表现。其他构成部分包括净身仪式、茶礼、向佛和菩萨献供品(米饭),邀请众人走进真理之门的布道,以及祝贺逝者进入天国的供品。灵山斋主要由首尔的韩...
查看更多
探戈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阿根廷和乌拉圭的探戈传统,现在已经为世界所熟悉,是由位于巴拉它河盆地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和蒙得维的亚(乌拉圭首都)的底层人民发展起来的。在这片区域的欧洲移民中混杂着非洲奴隶的后裔,以及西班牙裔拉丁美洲人,即该地区的原住居民;各式各样的习俗、信仰和仪式融合、转变成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特性。作为最能够帮助人们认知这种特性的体现形式,探戈音乐、舞蹈和诗歌具体表达并且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对话。探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和蒙得维的亚的传统舞厅里表演和流传,即使在它适应新环境...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沙士木卡姆这一传统文化现象,在中亚一个称为玛瓦拉尔纳尔(Mawara al—nahr)的地区,以多元文化的城市为中心,已流传了十个世纪以上。这个地区就是现在的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木卡姆是一种复杂的音乐形式,它的定义简而言之,就是“根据弦乐优美的音阶创作出来的旋律和歌曲”。沙士木卡姆(用塔吉克的阿拉伯语可直译为“六个木卡姆”)是多种文艺品种的综合体,包括声乐、器乐、旋律和节奏性语言、文学以及美学观念等。它可以独唱,也可以合唱,由弦乐、弓弦乐、打击乐...
查看更多
妈祖信俗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妈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公元987年,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因救海难而献身,被该岛百姓立庙祭祀,成为海神。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和妈祖的影响扩大,历代朝廷封妈祖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妈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该信俗传播到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两亿多民众所崇拜并传承至今。湄洲岛成为妈祖祖庙所...
查看更多
玛纳斯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柯尔克孜史诗《玛纳斯》传唱千年,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其演唱异文繁多、篇幅宏大,其中最有名的是玛纳斯及其后世共8代英雄的谱系式传奇叙事,长达23.6万行,反映了柯尔克孜人丰富的传统生活,是柯尔克孜人的杰出创造和口头传承的“百科全书”。相关社区的传统节庆、民俗活动是其主要的文化空间。
查看更多
侗族大歌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表演艺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包括声音歌、叙事歌、童声歌、踩堂歌、拦路歌。“众低独高”是其传统的声部组合原则,优美和谐是其鲜明的艺术品格,歌师教歌、歌班唱歌是其全民性的传承方式。它所承载和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等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