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立夏
搜索
晓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生,四川成都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文联副主席,成都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一级演员,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晓艇从事川剧艺术五十余年,专工文武小生,擅演文丑,1983年经由《中国戏剧》《戏剧论丛》向首都观众推荐,作晓艇表演艺术专场演出,《逼侄赴科》《杨广逼宫》等剧均获好评。1987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晓艇表演艺术初探》一书。
查看更多
陈巧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7年生,四川叙永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陈巧茹12岁考入四川省叙永县川剧团,开始学艺,后拜师于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张光茹,其表演扮相俊美、身段潇洒,唱腔悠扬委婉,逐渐形成了细腻、清挺、稳健自如的表演风格。代表作品有:《打神》《四川好人》《白蛇传》等。
查看更多
陈智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生,四川成都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四川省川剧院院长、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陈智林1979年9月至1984年7月在四川省川剧学校学习,启蒙老师为该校小生演员邱永生,后遍访名师,深得刘又全、罗玉中、蓝光临等上一辈川剧小生表演艺术家的真传。陈智林作为川剧小生演员,其舞台形象充盈着书卷气,唱腔瓷实浑厚,舒卷自如,声情并茂,形成了独特的川剧“陈派”小生表演艺术流派。代表作品有...
查看更多
李式青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生,福建政和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平戏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禾洋村四平戏剧团团长。李式青自幼受到当地农民传承的四平戏的影响,于1980年开始学习四平戏,主工生行,师承李如俊、李典过等老艺人。通过多年的舞台实践和探索,他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其表演扎实深厚、严谨细腻。代表作品有《天子图》等。
查看更多
张孝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生,福建政和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平戏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四平戏剧团团长。张孝友1979年参加四平戏剧剧团,曾先后师承张陈招、张明甲等老艺人,主工旦行。2006年10月,在当地政府和杨源小学的支持下,他成立了四平戏小剧团,并担任剧团老师,传授四平戏表演技艺。代表作品有:《白兔记》《秦香莲》等。
查看更多
陈大并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生,福建屏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平戏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屏南县龙潭村四平戏业余剧团副团长、主板乐师。陈大并1971年拜陈玉光为师学习唢呐,1978年拜陈孝金学习鼓板,1979年学习四平戏司鼓,任主板乐师。其担任四平戏主板乐师剧目有:《沉香破洞》《白兔记》《天子图》《中三元》等。
查看更多
陈秀雨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5年生,福建屏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平戏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屏南县龙潭村四平戏业余剧团副团长。陈秀雨1952年开始学习四平戏,曾先后师承于陈元雪、陈官瓦、陈官企,主工生脚。她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成功地塑造了数量众多的小生、武生形象,并且成功导演了多部脍炙人口的优秀剧作。代表作品有:《天子图》《井边会》等。
查看更多
邢承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生,福建永安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安大腔戏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永安市青水乡丰田村大腔戏剧团团长。邢承榜于1960年开始学习大腔戏,师承祖父邢振根,并得到熊德树等老艺人的教授,主工正生、老生、大花,同时主持舞台仪式。其表演细腻严谨、动作精准。代表作品有:《白兔记》《双鞭记》等。
查看更多
熊德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4年生,福建永安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安大腔戏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永安市青水乡丰田村大腔戏剧团副团长。熊德钦自幼随父学习大腔戏,师从熊锡绳、熊德树等大腔戏艺人,工旦行。他饰演的正旦、小旦、形象俊美、表演生动,充分体现了大腔戏表演艺术的传统韵味。代表作品有:《白兔记》《双鞭记》等。
查看更多
蔡德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生,2008年去世,浙江新昌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昌调腔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蔡德锦1957年考入新昌调腔训练班学艺,主工小生、正生、小丑、二花,1987年任新昌艺术学校副校长。他一专多能、文武兼备,较好地继承了调腔的艺术传统,同时能够打破行当限制,塑造艺术个性较为鲜明的人物形象。代表作品有:《僧尼会》《断桥》等。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