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嘉兴江南灶画村:打造非遗“生态圈”
2016.11.09
专题报道
嘉兴灶头画省级
传承
人沈华良在作画乡村灶头画展示厅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遗的生存与保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浙江省“嘉兴灶头画”也正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农村灶头日益被现代煤气灶取代,灶头画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载体,灶画艺人也随之减少。若使灶头画再现生命力,必须让这一艺术形式回归人们的生活,探索灶头画的现代生命力。为了发展,我们将传统特色与时尚元素进行组合,让它既不失传统魅力又富有现...
查看更多
马盛德:多措并举,保护非遗
2016.11.09
论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但近些年来,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项目却面临着与现代生活越来越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持续下降,非遗
传承
人老龄化趋势明显等问题。针对此情况,文化部近年采取多种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2015年11月开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群研培计划。那么,此次研培计划的意义是什么,落实如何?除此之外,文化部还有哪些具体的措施?《经济》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文化部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民间文艺与艺术人类学研究——刘锡诚研究员访谈录
2016.11.09
人物
刘锡诚,男,1935年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历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和编辑人员,新华通讯社翻译部、对外部及国内部翻译、编辑、记者,《人民文学》文学评论组组长,中国民间文艺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评论选刊》、《中国热点文学》杂志主编,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旅游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俗文学学会第三届副会长、第二届会长。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
查看更多
蒙医薪传的推动者——乌兰
2016.11.08
人物
26年前,国内外还没有一所正规医院拥有蒙医疗术科。今天,掌握蒙医疗术的医生已经达到800余人,遍布国内八省区,以及蒙古国、波兰、俄罗斯的部分医院。这些变化离不开一个人,她就是蒙医药(赞巴拉道尔吉温针、火针疗法)的薪传奖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乌兰。蒙医是蒙古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源于公元前的北方游牧民族,18世纪,蒙古族医学家伊希巴拉吉尔集毕生行医经验编创了蒙医学巨著《甘露四部》。作为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体系之一,蒙医药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
查看更多
继承传统,面对现代——只为昆曲更加“姹紫嫣红”
2016.11.08
专题报道
由上海昆剧团青年演员黎安、吴双、罗晨雪等共同主演的小剧场昆剧《夫的人》剧照 昆曲艺术素有“百戏之师”美誉,是明清两代最具代表性的官方戏曲艺术形式,其艺术范式在中国戏曲历史与发展进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15年来,无论专业舞台演出还是学者案头研究,乃至民间曲社清唱,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对中国戏曲遗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对待传统的态度是要把继承传统放在第一位,在总结
传承
与保护...
查看更多
敬畏传统 敬畏自然
2016.11.08
论坛
新世纪以来,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这仅仅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我们仍然在跟时间赛跑,竭尽全力从急剧变化的生产、生活环境中抢救保护那些凝聚着祖先的智慧劳动、具有重大历史与文化价值、对我们今天与未来仍有启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球化过程中大工业化、旅游开发、农业人口外流、移民和环境恶化等因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保护无一不产生剧烈的冲击,毫无停歇的迹象:当长江上搏击风浪的木船早已经换成了马力十足承载千吨的巨轮,那高亢雄浑的船工号子到哪...
查看更多
当代语境下庙会文化空间整体保护及重构——以上海龙华庙会及宁波梁祝庙会等为研究对象
2016.11.07
论坛
摘要: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
传承
工作取得许多重要成果,今后这项工作的重心和目标仍将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入选各级非遗名录的一类传统文化遗产,庙会的保护与研究还留存一些问题以及一定的研究空间。作为一种综合性文化空间,庙会的保护和
传承
及其在当代语境下的重构都应从非遗保护整体性原则出发。 关键词:当代语境;庙会文化空间;保护与重构;整体性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许多重要成果。非遗保护作为一项...
查看更多
“神秘水乡 秀秀三都——水族文化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京开幕
2016.11.07
其他新闻
11月5日,由民族文化宫、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联合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民族文化宫展览馆、民族文化宫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神秘水乡 秀秀三都——水族文化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民族文化宫副主任陈丹、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欧善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民族图书馆馆长吴贵飙主持开幕式。开幕式上,水族少女现场展示水族歌舞(摄影:殷泓)此次展览,以水族四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展出水文古籍...
查看更多
什么样的作品最想带回家——第八届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侧记
2016.11.04
专题报道
参展的浙江安吉竹编衍生品参展的福建建窑建盏作品10元3个的西溪小花篮,卖了600多个;护照大小的刻纸,甚至卖脱销了……10月20日至24日,由浙江省文化厅、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等承办的“第八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杭州举行。最想带回家的作品本届博览会的主题是“继承传统,融入生活”,笔者随机拦访了几位市民做了一个小调查,请他们说说自己最想带回家的非遗产品。36岁的涵泷,学设计出身,目前开了一家养生武馆。博览会...
查看更多
主流与边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对等谈起
2016.11.04
论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遗(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定义为: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在其基础之上而有所发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在此,可以辨别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我国对于...
查看更多
1
1470
1471
1472
1473
1474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