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6   星期日   农历六月十二   
搜索
论坛
美人闺房图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山塘普济桥中秋月夜(局部) 神户市立博物馆藏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却长期不为世人重视。  2013年,受苏州美术馆馆长曹俊的委托,我开始策划“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特展”。我最大的冲动是第一时间去寻觅散落在世界各地“姑苏版”的踪迹。凭借着国内外收藏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的同行们的鼎力相助,那些“远嫁”海内外的苏州桃花坞“姑苏版”木版年画,集体回“娘家”团圆了。  所谓“姑苏版”,是指清代康熙、雍正...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天女散花》剧照   原标题: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挖掘抢救整理传统剧目  11出不同流派老戏将重登舞台  12月17日,北京长安大戏院,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王玉珍分别与福建省京剧院、吉林省京剧院、黑龙江省京剧院、上海京剧院、沈阳京剧院以及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等单位的负责人签订了“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挖掘抢救整理传统剧目”项目协议书。11出久违京剧舞台、濒临失传的传统剧目将由这些院团(校)于明年10月底重新搬上舞台,以不同的流派特色...
查看更多
论坛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现代化社会向我们迎面走来,我们的生活呈现了一个传统和现代融合在一起的状态。这里的“传统”不是从另外一个地方走进来,而是回到“传统”原来发展的一种状态中。传统不是“客人”,是“家里人”;现代也是“家里人”,它是“家里人”的一个转型变化的过程。  近10年来,我国的非遗保护事业确实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而且形成了一个保护的热潮。这种认同和认可对非遗的现代化发展非常有利。目前,各级政府已经开始自上而下地主导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制定,但我们还要...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民族发展蓝皮书:中国民族发展报告(2016)》新书发布会暨中国民族发展研讨会”于12月13日在北京举行。 蓝皮书认为,文化部门及当事民族人员常常谈到,民族人口微少,意味着文化传承人更少,而传承人年龄一般较高。由于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自身的特点,在与其他文化交融、碰撞过程中,最容易丢失甚至消失。这恰恰是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不同于人口众多民族的特点与特有困难...
查看更多
论坛
   几个月前,温州泰顺遭遇洪灾,薛宅桥、文兴桥和文重桥三处国家级廊桥被毁严重。要想重新修复很难,关键是能修复的人只有两位了。其中一位是年过九旬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董直机,再有就是他的大徒弟省级非遗传承人曾家快。据曾家快说,如今能造廊桥的人几乎没有,因为这门手艺挣不到钱,技术又难学,没有人想学。后来得知,新造一座廊桥需要八个月的时间,如果重新修复被冲毁的三座廊桥,需要的时间会更长。现在不少国家级和省市级非遗项目,由于非遗传承人短缺的症结,或者类似修复廊桥技艺...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昆曲艺术大典》  2016年12月13日上午,《昆曲艺术大典》首发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隆重举行。本次首发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安徽出版集团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虞爱华,安徽出版集团总经理田海明等领导出席首发式并发表讲话。来自戏曲界、学术界、出版界的专家学者,《昆曲艺术大典》的编纂方、出...
查看更多
论坛
  京剧自诞生至今,不足200年,与拥有600余年历史的“百戏之祖”昆曲以及其他一些传承已久的地方戏相比,算得上年轻。然而京剧行当齐全、“玩意儿”讲究、流派纷呈,成了中国戏曲的代表,国粹艺术的光环更使京剧获得了与众不同的文化地位,就像金銮殿上少年老成的皇帝,一举一动备受关注。  最近,以为京剧艺术培养中坚力量和领军人才为己任的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以下简称“青研班”)迎来了20周年,前几届青研班的部分毕业生已经走在从优秀青年演员到老艺术家的路上,这...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由中国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和台湾辜公亮文教基金会携手完成的“海峡两岸中华国粹经典艺术再现传播交流推广项目”12月8日正式上线。  这意味着,全球的中国戏曲爱好者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免费欣赏到海峡两岸珍藏的珍贵戏曲档案资料,包括京剧名家袁世海、谭富英、马连良、周信芳、梅兰芳、程砚秋、余叔岩、裘盛戎、言菊朋、顾正秋等几十位大家经典曲目的演出录音,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不少是京剧大师的旷世绝唱、存世孤本。  记者获悉,首批上线的珍贵戏曲档案资料主要来自辜公亮文...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国河南省登封市有一座古观星台,人们曾经据此观测一年之中时令和季候的变化,从而安排农事活动和日常生活。时至今日,这里依然是年轻一代理解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文化空间……”12月6日,文化部召开“‘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闻发布会,会上播放的这段近10分钟的“二十四节气”申遗片,以优美的画面配以精准的解说,展示了中国各地不同的节气民俗及其意义。 中国代表团在申遗成功现场...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第十一届孔子学院大会会场  2016年12月10日至11日,第十一届孔子学院大会在昆明举行。受组委会邀请,云南省文化厅精心遴选36个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图片展览和传统美术技艺活态展示相结合的方式,为来自140个国家的大学校长和孔子学院(课堂)代表、各国驻华使节、其他国家语言文化推广机构代表和国内有关国家部委、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等约2400人献上一场题为“忆美彩云南”的非遗盛宴。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场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场  在昆明市滇池...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