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一年明月打头圆”,元夜良宵,月光如水。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在民俗生活中有着不寻常的意义。现今的元宵节南北各地人们大多仍挂灯笼、吃汤圆(元宵),看元宵晚会,元宵同样是年节结束的庆祝日,但其节俗的浓烈程度已有所衰减。元宵的起源与发展在四时八节中,元宵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性,她虽然没有依傍具体的节气点(其他节日大都与二十四节气有较密切关系),但在节日体系中的地位突出,这除了她与春节的关系外,恐怕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因此在说元宵节俗之时,我们不妨来深究一下元宵的来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17日,农历正月十三,日头渐高时,“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青海省湟中县拦隆口镇千户营村庙里,鞭炮声此起彼伏。按传统,打着各式脸谱的孩童们,当日起将在此上演“空中杂技”高台。2018年2月,西北民间“空中杂技”闹新春。(摄影:张添福)所谓高台,其下有台板支撑,台板上是特制的两三米高的细长木杆或铁杆,将装扮传统戏剧人物的孩童,绑在以刺绣、剪纸等伪饰的高台上,形成高、悬、妙、奇特点,来讲述传统戏剧故事。打着红桃式脸谱,头戴插翎子的头盔,扮演《大闹天空》中孙悟空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鼓腔”表演。(东平县渔家端鼓腔文化戏社供图)正月新春,在山东东平,错峰出游与观赏演出的游客仍络绎不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鼓腔”成当地节庆演出“主角”,但其仍面临知名度小、传承人少、年轻人对其接受度不高等发展难题。“张口别骂年尊老,抬手别打少年人。骂了年老折阳寿,打了少年结冤仇……”16日,在东平县渔家端鼓腔文化戏社,端鼓腔传承人丁立新打起圆形羊皮鼓,放声高唱,柄部铁环叮当作响。端鼓腔传承人丁立新及其团队。(东平县渔家端鼓腔文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锣鼓声声,人头攒动。在黄埔区小坑村,原汁原味的广式醒狮迎新年活动热闹上演。这也标志着,由广州市非遗中心打造的2019“非遗课来了”系列公益课程正式启动,36道风格各异的“非遗”大餐将贯穿全年。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作为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储量”丰富。“三雕一彩一绣”、粤剧、粤曲、广东醒狮、广东音乐、西关打铜、粤语讲古、沙湾飘色、凉茶、咸水歌……在广州这座岭南文化中心地,经千百年来孕育、沉淀出的非遗精品,数量大、种类多...
查看更多
人物
治砚中的梁焕明。受访者供图“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因为其在当下生活中的应用,为‘非遗活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但要真正让端砚与世界文化接轨仍需探索。”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梁焕明说。广东肇庆是端砚的出产地,有着“中国砚都”的美誉,当地端砚厂有上千家,从业人员达几万人,而大部分从业者聚居于端州区黄岗白石村。记者日前在白石村采访时,见到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端砚制作技艺”传承人梁焕明。梁焕明近年来创作了大量的端砚精品,不少作品被...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消息,1月28日-3月8日该省将组织开展第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全省各地将举办685项非遗展演展示活动,预计全省参与人数将达1720万人次。一是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以“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为主题,充分展现山东省非遗助力脱贫取得的丰硕成果。据统计,685项非遗展演展示活动中,87.5%的活动直接或间接与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有关。比如今年“非遗月”启动仪式上,将演出反映山东省驻村干部引领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乡村...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展览现场“应说年画百家好,自是武强天下雄。”春节期间,由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衡水市委、市政府主办,国家图书馆展览部,河北省武强县委、县政府承办的“迎春送福”武强年画专题展在国家图书馆展出,受到海内外观众点赞。武强年画是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名录项目,已成为衡水乃至河北文化的亮丽名片。此次展出的作品是武强年画博物馆百余幅馆藏精品,包括明、清、民国及近现代珍贵藏品,对武强年画的历史脉络、传承发展和艺术风格进行了系统展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1月28日至3月8日,山东组织开展第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全省各地将举办685项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其中87.5%的活动与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有关。图为春节期间,济南市文化馆举办的非遗展览展演活动现场。新年伊始,山东多个地市陆续召开两会,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擘画新一年的发展蓝图。记者近期采访梳理发现,今年山东各地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部分的篇幅与往年相比有所增加,关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及传承、发展成为共性。以重点项目推进保护利用淄博市第十...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19央视春晚江西特别节目的11个节目中,最为喜庆热闹、最有节日文化气息、最能彰显过年氛围的,非开场节目《老区人民幸福年》莫属。   “这个时长4分12秒的节目,舞台上同时容纳了500多名演员,同时展演展示了江西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整个节目大气磅礴、热情洋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老区人民欢欢喜喜过幸福年的美好心情,营造出江西文化百花争艳的喜人局面。”2月10日,央视春晚江西特别节目执行总导演徐向东说起开场节目时,依然让人振奋。   “过年啦……”伴随着孩...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群众在戏棚里聚精会神地观看着邕剧演出、稚嫩的少女向邕剧名伶拜师学艺……在广西南宁的新会书院里,一张张老旧的黑白照片诉说着邕剧百年来的故事。 邕剧是广西地方剧种之一,因活动中心在古邕州(南宁的古称)一带,且用邕州官话演唱,故被称为“邕剧”。2008年,邕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邕剧与其他剧种的区别主要在于表演形式、音乐唱腔和武功特技上。“邕剧以文武戏见长,表演风格大开大合,线条粗犷有力,淳朴雄壮,在戏...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