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舜帝祭典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宁远县      舜帝是中华民族始祖五帝之一。《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2006年舜帝陵庙遗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大禹祭祀舜帝陵始,历经各个朝代,祭祀舜帝陵渐成定制。据有关史料载,夏禹、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南望九嶷遥祭舜帝陵。秦汉以后经南北朝、隋、唐、宋、元等朝代,祭舜香火不绝。南朝宋武帝刘裕遣官张邵、颜延之,唐玄宗李隆基遣官张九龄赴九嶷祭舜,并留有祭文。   明朱元...
查看更多
侗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榕江县      侗年是侗族感谢祖先保佑的传统节日,也是侗族家人团圆、庆贺丰收的节日,同时又是侗族文化大展示的节日,主要分布在榕江西北片区的乐里七十二寨、寨蒿四十八寨等侗族地区。   侗年作为侗家人的传统民族节日,在侗家人聚居的各村寨,基本上都是按照传统规定轮流举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侗年最重要的仪式是“斗莎”(即唱祭祖歌),“斗莎”的目的除了祭祀祖先外,还是老人们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无论是小孩、成...
查看更多
土家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永顺县      土家年是土家族最隆重的节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将土家年列为地方法定节日,休假一天。   和汉族春节相比,土家年吃团年饭的时间先于汉族一天。清光绪湖南《永顺府龙山县志》载:“土人度岁,月大以二十九日为岁,月小则二十八日。”提前一天过年的原因,民间解释为第二天就要出征作战。   土家年传承地域广泛,在云贵高原余脉的湘、鄂、渝、黔五陵山地区八百万土家人,均过...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永济市      农历二月初二是古代的“中和节”,亦称“春龙节”、“青龙节”。“中和节”这个名字传说始于唐贞元五年(789)。当时,德宗皇帝李适下诏,废除正月晦日之节而建“中和节”。   背冰习俗是中和节活动内容之一,流传于山西永济市长旺村,是一种仪仗队列式的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北征攻打蒲津渡时,清军将领夏新强拆民房,准备太平军攻城时...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资源河灯节是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资源镇、中峰乡、梅溪乡一带的传统节日,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它依附于中元节而形成和存在。 在湘桂铁路开通前,资江是连接桂北与湖南的交通大动脉。每年七月半中元节,人们会自发为葬身资江的冤魂做道场超度,最后放几盏河灯。一方面是对亡者的祭奠;另一方面也祈求自身辟邪消灾、万事大吉。咸丰二年(1852年),湖南商人在距县城两公里处的合浦街兴建了一座占地6余亩、规模宏大的湖南会馆。此后,湖南会馆每年从公产或民间捐款中拨出专...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海南省文昌市      南海航道更路经是千百年来海南人民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南海航行的路线知识及实践。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18世纪,我国南海沿岸的居民就已从事南海水产资源的开发。汉代,我国在南海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海南省文昌市有南海航行的重要港口清澜港,出航南海诸岛多从此启航。海南岛沿海的居民总结航海经验,写成《南海更路簿》,以手抄本形式流传。除此以外,民间还流行着口头传承的“更路传”。   直至今日,南海航道更路经仍在发...
查看更多
裕固族服饰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裕固族服饰的特征突出体现在女性服饰之中。裕固族未婚少女前额戴“格尧则依捏”,即一条长红布带的上边缘缀以珊瑚珠,下边缘以五色珊瑚和玉石小珠串成许多穗,垂在前额。除此以外,还要梳五条或七条发辫,辫梢内掺杂彩色丝绒线,系在背后的腰带里。已婚妇女头戴尖顶红缨毡帽和三条长形头面,头面系在三条发辫上,每条又分三段,以金属环连接,上镶银牌、珊瑚、玛瑙、彩珠、贝壳等饰品,构成美丽的图案。头面长短以佩戴者身材高矮而定...
查看更多
藏族服饰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藏族传统服饰,主要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一带的藏族聚居地区。它主要包括措美县扎扎服饰、林芝工布藏族服饰、科迦妇女服饰、藏北安多服饰、巴扎藏族服饰、玉树传统服装、华热服饰等类型。   措美县扎扎服饰历史悠久,其来源在当地有着动人的传说。7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扎扎服饰在社会上被视为高尚生活用品而得到推崇。服饰中的彩靴“甲黔”相传原是哲古宗给地方政府缴税时的一种贡品,它底子厚,皮面结实,穿着起来美观舒适...
查看更多
藏族服饰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      藏族传统服饰,主要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一带的藏族聚居地区。它主要包括措美县扎扎服饰、林芝工布藏族服饰、科迦妇女服饰、藏北安多服饰、巴扎藏族服饰、玉树传统服装、华热服饰等类型。   措美县扎扎服饰历史悠久,其来源在当地有着动人的传说。7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扎扎服饰在社会上被视为高尚生活用品而得到推崇。服饰中的彩靴“甲黔”相传原是哲古宗给地方政府缴税时的一种贡品,它底子厚,皮面结实,穿着起来美观舒适...
查看更多
藏族服饰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      藏族传统服饰,主要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一带的藏族聚居地区。它主要包括措美县扎扎服饰、林芝工布藏族服饰、科迦妇女服饰、藏北安多服饰、巴扎藏族服饰、玉树传统服装、华热服饰等类型。   措美县扎扎服饰历史悠久,其来源在当地有着动人的传说。7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扎扎服饰在社会上被视为高尚生活用品而得到推崇。服饰中的彩靴“甲黔”相传原是哲古宗给地方政府缴税时的一种贡品,它底子厚,皮面结实,穿着起来美观舒适...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