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祭祖习俗(徐村司马迁祭祀)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徐村司马迁祭祀是陕西省韩城市徐村特有的祭祖活动,当地司马后裔不姓司马,而姓冯、同。每年清明,两姓族人会共进一个祠堂,共奉一个祖先,祭祀气氛喜庆热闹如过年。清明祭祀时会唱“跑台子戏”。 司马后裔这种祭祀活动与司马迁的命运紧密相关。民间传说,因《报任安书》被汉武帝知晓,司马迁怕累及《史记》安危而悄然归隐,在李陵管家帮助下藏于华山。多年后下山得知外孙杨恽已将《史记》公之于世,他欣慰而逝。王莽时其重孙被封史通子,东汉时其后辈怕受牵连隐居嵩阳。东汉末年司马徽将大儿子...
查看更多
祭祖习俗(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祀)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祀是一项的传统祭祀活动,以敬祖尽孝、生殖繁衍为内容,以送灵归祖为任务,旨在实现人丁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它主要流布于彝语北部方言区,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昭觉、布拖等彝族居住区,以及周边的峨边、马边等地,其中美姑县
传承
较为完整。 彝族的祖先崇拜历史久远,远在母系氏族时期就有供奉祖灵的事迹,《勒俄特依》中“家中供奉祖灵牌”的记载便是佐证。其祖先崇拜产生于母系氏族外婚制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甚至更早,明清之际盛行。尼木措毕祭祀以宗族或家庭为...
查看更多
祭祖习俗(徽州祠祭)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徽州祠祭是流传于徽州地区各宗族祭祀祖先的传统礼仪活动,主要分为族祭和房祭两种类型。族祭通常由族长主持,族长一般由族中年长、辈分高、儿孙繁衍且德高望重之人担任;房祭则由各房头的房长主祭。在徽州,宗族祠堂的祭祖活动时间多样,包括春祭、中元祭、秋祭、冬祭,以及先祖诞辰和忌日等祭祀。其中,春秋二祭和冬祭较为普遍且隆重。徽州祠祭严格遵循朱熹《家礼》的规定,要求参祭人员着装整齐、仪态庄重,严格遵守祠规。祠祭活动具有严谨的程式,礼生读祭文是其中重要环节,且祭文的写作有固...
查看更多
祭祖习俗(太公祭)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文成县 太公祭是存续在浙江文成县南田镇以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为对象的家族及地方先贤祭祀礼仪习俗。 “太公”是后世对明代著名历史人物刘基(字伯温,谥号文成)的尊称。文成县是刘伯温故里,文成县以刘基谥号得名。文成县南田诚意伯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贤公祭日在刘基诞辰的农历六月十五日。刘氏宗族固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六月十五日举行春秋二祭,世代
传承
至今。 春秋家祭由刘氏宗族开会研究,选出父母双全,子女成双...
查看更多
祭祖习俗(沁水柳氏清明祭祖)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沁水县 沁水柳氏清明祭祖是山西省沁水县西文兴村柳氏家族存续的传统祭祖礼仪民俗。 西文兴村是一处保存完整的河东柳氏族人世代聚居的千年古村落,保留着柳氏在明清具有宗法制度特征的完好古建筑群。柳氏民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村落居住人口迄今仍是一脉同宗的柳氏后人。据现存金石碑记和《河东柳氏族谱》记载,该村柳氏后人均为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后裔,世居西文兴村,遵训守礼,
传承
了河东柳氏家风和美德,延续了河东柳...
查看更多
朝鲜族花甲礼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花甲礼是朝鲜族民众为60周岁老人举行的生日宴会,是朝鲜族重要的人生礼仪。 花甲是“花甲子”的简称,60年为一个花甲轮回,所以60周岁称为“花甲”之年。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中国朝鲜族迁入牡丹江流域,花甲礼随之
传承
,存续至今。 举行花甲礼时,儿女们为老人摆寿宴,广邀亲朋邻里欢聚一堂,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献寿是基本的仪式,寿庆礼开始,先由司仪介绍过寿老人的生平业绩,儿女和来宾代表致祝辞,然...
查看更多
朝鲜族花甲礼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朝鲜族自古就将尊重老人视为家庭乃至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准则。花甲礼是朝鲜族为60岁老人举行的一种重要人生礼俗。它由生日祝寿和尊重老人的风俗演变而来,形成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之间,主要流传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东北三省的朝鲜族聚居地区。 朝鲜族老人年届花甲之日,儿女们会为其摆设宴席,邀请亲朋邻里欢聚一堂,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祝寿是花甲礼的基本仪式,花甲宴的席面上摆满糖果、鱼肉、糕点和...
查看更多
朝鲜族花甲礼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丹东市 朝鲜族自古就将尊重老人视为家庭乃至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准则。花甲礼是朝鲜族为60岁老人举行的一种重要人生礼俗。它由生日祝寿和尊重老人的风俗演变而来,形成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之间,主要流传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东北三省的朝鲜族聚居地区。 朝鲜族老人年届花甲之日,儿女们会为其摆设宴席,邀请亲朋邻里欢聚一堂,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祝寿是花甲礼的基本仪式,花甲宴的席面上摆满糖果、鱼肉、糕点和酒类,花甲...
查看更多
抬阁(珠梅抬故事)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珠梅抬故事是在湖南省涟源市龙塘镇珠梅片区世代
传承
的民俗活动,兴起于明崇祯年间,与道教斋醮祈神仪式紧密相关。据《刘氏七修族谱》记载,崇祯年间,当地爆发急性痢疾,由于当时医药条件有限,染病者存活率极低,十人中难有三人幸存。在此情况下,人们纷纷前往道观祈求玉皇大帝庇佑,他们敲锣打鼓将神像抬出,到村里巡游,后来疫情竟得到有效控制,人们认为这是神灵显灵。从此,许愿抬菩萨的习俗便应运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逐渐演变为娱神娱人的民俗活动,抬架上的菩萨也被真人化装成...
查看更多
抬阁(通海高台)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通海县 通海高台是在云南省通海县传统节庆民俗活动中保留的一种抬阁表演形式。 明清时军屯移民将粤、闽等省的“抬阁”和“飘色”传到云南。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四月二十七日立的《高台会碑》记载,原通海、河西(今通海县辖镇)两县迎高台兴起于清乾隆年间,从七街(今通海县辖镇)开始,流传至河西城、通海城以及各村落。清嘉庆、道光年间,七街、通海县城、河西县城、四街、杨广(今通海县辖镇)相继成立了“高台会”,
传承
至今...
查看更多
1
817
818
819
820
821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