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韩城秧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韩城市 韩城秧歌是融说唱、民歌、舞蹈为一体而以说唱统领整个表演的一种综合性曲艺形式,主要分布在陕西韩城及周边地区,它形成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清代光绪二年(1876),韩城秧歌艺人韩敏卿曾带领秧歌班进京演出,一时名动京师,扩大了韩城秧歌的影响。 韩城秧歌有其固定的表演程式,开场首先由丑角登台“拜场”,唱一支“四六曲”表示自谦,然后开始“请场”,即请称为“包头”的旦角上场。“包头”登...
查看更多
眉户曲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户县 陕西省户县曲子主要流布于户县和眉县等地,它萌芽于明代正德年间,形成于清代初年,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户县曲子采用清曲坐唱的方式演出,演员不化妆,俗称“地摊子”,多在节庆、庙会、红白喜事等场合演出。演唱时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板胡、笛子、四页瓦和撞铃为辅助乐器,有时还加入碟子。 户县曲子的唱腔音乐属曲牌联缀体,其中包括36个大调和72个小调。大调较为古老,曲体结构复杂,旋律富于变化,拖腔悠长委...
查看更多
车灯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曲艺团 车灯又称“车末妹”、“幺妹灯”、“车车灯”等,兴于明末清初,演变过程中吸收了民间小调的因素而发展成形,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成、渝两地和西南汉族地区流布甚广。 车灯以四川方言演唱,载歌载舞,唱腔旋律高亢激越,活泼欢快,易学易唱,流传十分广泛。表演时男扮女相的“幺妹”站立车内,随着手执彩扇的“丑伴娘”的“领唱”和推车“车夫”或推船“艄翁”的“帮唱”而起步摇摆。唱词多系即兴编排而成,唱腔属于板腔体,采...
查看更多
广西文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广西文场又名“文场”、“文玩子”、“文唱”、“小曲”、“杂调”、“扬琴小调”、“莺歌小调”等,产生于清代中叶,迄今已有二百年以上的历史。它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北官话地区,在桂林、柳州、宜山、平乐、荔浦等地尤为盛行。 广西文场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数人表演的“坐唱”、一人表演的“立唱”,也有唱做结合的“走唱”,还有“文场挂衣”的文场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广西文场逐渐形成“光派”和“瞎派”两个...
查看更多
说鼓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松滋市 说鼓子又称“说鼓”、“唱鼓子”、“公安说鼓子”等,流传于湖北省公安县、松滋市及其周边地区。它与宋代流行的民间说唱艺术鼓子词一脉相承,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鼓子词在宋以后的传衍过程中几经变化,于明末清初逐渐发展演变为说鼓子。清代同治年间,说鼓子已在湖北民间广为流传,为了适应观众的需要,它在
传承
过程中不断吸纳其他曲艺形式的艺术元素,以鼓和唢呐伴奏,并与当地方言相结合,最终形成定型的说鼓子样式。 说鼓子以说...
查看更多
说鼓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公安县 说鼓子又称“说鼓”、“唱鼓子”、“公安说鼓子”等,流传于湖北省公安县、松滋市及其周边地区。它与宋代流行的民间说唱艺术鼓子词一脉相承,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鼓子词在宋以后的传衍过程中几经变化,于明末清初逐渐发展演变为说鼓子。清代同治年间,说鼓子已在湖北民间广为流传,为了适应观众的需要,它在
传承
过程中不断吸纳其他曲艺形式的艺术元素,以鼓和唢呐伴奏,并与当地方言相结合,最终形成定型的说鼓子样式。 说鼓子以说...
查看更多
山东落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山东落子俗称“莲花落”“咣咣书”,是发源于山东省境内的曲艺形式,以早期曲调之衬词“落莲花”“莲花落”而得名。山东落子遍布苏、鲁、豫、皖交界地区,20世纪50年代前后主要集中在山东省菏泽市和济宁市的金乡、嘉祥、鱼台等县,以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一表演形式逐步扩大到山东省枣庄市、聊城市以及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砀山县、萧县等地。 山东落子以铜钹、竹板作为伴奏乐器,无管弦伴奏,演唱风格粗犷强悍。传统节目比较丰富,长篇的有《双鞭记》《施公案...
查看更多
山东落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单县 山东落子一名“莲花落”,流传于山东及江苏和安徽的北部,因以俗称“光光”的单页大钹和竹板为主要伴奏乐器,又有“光光书”的别名。它源于隋末唐初僧侣募化时演唱的“散花乐”,至宋代演化为乞丐歌唱的莲花落。明代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叙事莲花落,入清后达于鼎盛。 山东落子曲调质朴无华,风格粗犷豪放,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以其流行地域、语言、唱腔的不同,山东落子可分为“南口”、“北口”和“东口”三种。南口落子流传于...
查看更多
温州莲花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永嘉县 温州莲花形成于清末,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浙南的温州市区、永嘉、瑞安、乐清、平阳、泰顺及台州的部分地区广泛流传。它系由道情演化而来,清末民初已拥有大量听众,并涌现出徐邦忠、吴文高、徐顺杰、李钩金等一批著名艺人。 温州莲花的词句大多采用七字句,也有五字和十字句,一般双句押韵。演唱时,艺人往往在句中加入衬字、助词,以增强节奏,造成韵味。莲花的唱腔是在温州市永嘉县一带民间乡土音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它以...
查看更多
温州莲花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 温州莲花形成于清末,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浙南的温州市区、永嘉、瑞安、乐清、平阳、泰顺及台州的部分地区广泛流传。它系由道情演化而来,清末民初已拥有大量听众,并涌现出徐邦忠、吴文高、徐顺杰、李钩金等一批著名艺人。 温州莲花的词句大多采用七字句,也有五字和十字句,一般双句押韵。演唱时,艺人往往在句中加入衬字、助词,以增强节奏,造成韵味。莲花的唱腔是在温州市永嘉县一带民间乡土音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查看更多
1
900
901
902
903
904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