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蒙古族呼麦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      呼麦是新疆蒙古族楚吾尔音乐的一种,又称“霍林楚吾尔”,可分为“泛音呼麦”、“震音呼麦”、“复合呼麦”等类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呼伦贝尔草原及呼和浩特市等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居住地也能听到这种歌唱方式。除此之外,呼麦还远播蒙古和俄罗斯的图瓦地区。   呼麦是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演唱时歌手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在同一时间唱出两个声部,表现为一个持...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长调系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它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一种民歌,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长调在蒙古族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那达慕大会、婚礼、乔迁和婴儿降生庆典等传统社交与宗教节庆活动中都能听到长调的演唱。新疆地区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等地区。   长调历史久远,一千多年前,蒙古族祖先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随之...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长调系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它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一种民歌,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长调在蒙古族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那达慕大会、婚礼、乔迁和婴儿降生庆典等传统社交与宗教节庆活动中都能听到长调的演唱。新疆地区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等地区。   长调历史久远,一千多年前,蒙古族祖先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随之从...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   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现状,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
查看更多
左权开花调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左权县      左权县位于太行山主脉西侧、山西省东部边缘,古称辽州、辽县,后因纪念牺牲在此的抗日名将而改为左权。左权民歌蕴藏丰富,据《辽州志》载,宋元以来,当地就有“闹元宵”、“闹社火”、“闹红火”的传统风俗。历代民众不断创造、传承,陆续产生了多种民间音乐体裁,如山歌、小调、号子、套曲、小花戏和吹打等,其中以开花调最具代表性。该类民歌属“山歌体”,因所有唱词一律以“花”为中心,以“开花”为比兴,故称开花调。更为独特的是,所谓...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常山喝彩歌谣是流传于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境内的一种在结婚、上梁、祝寿、春种、秋收、开业时表演的热闹、喜庆的民间歌谣。 常山喝彩歌谣保存次卫完整,演绎仪式非常讲究,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影响较大。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形态,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民众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几百年来传承不断。常山喝彩歌谣可分为五类:一是上梁喝彩,是新房竣工前安装屋梁时举行的祈福祛邪的祭祀喝彩仪式;二是婚庆喝彩,是在接新娘、结婚拜堂、喝交杯酒、闹洞房等仪式中...
查看更多
祁家延西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祁家延西是土族较有代表性的英雄叙事长诗,主要流传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该地原为祁土司属地)、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和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土族居住区。 祁家延西在互助土族自治县传唱较为广泛。它取材于祁土司听从明王朝调遣,多次率兵出征的故事,歌颂了以祁土司为首的土族将士忠君爱国,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宁舍生忘死、东征西讨,后被奸臣迫害致死的悲壮故事。这部英雄叙事长诗故事情节曲折动人,重点歌颂了祁土司忠心保国的高尚情操和高超的战略战术,鞭挞了诡计多端的柴总兵假传圣旨...
查看更多
黑白战争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黑白战争,是纳西族三大史诗中的英雄史诗,纳西语称其为“董埃术埃”,即“董术战争”。黑白战争围绕白部落与黑部落的战争主线,讲述了宇宙起源、天地形成、人类诞生、万物繁衍等内容,表达了远古纳西族先民的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黑白战争主要流传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等纳西族居住区。 黑白战争讲述的是在遥远的古代,白露汇聚成海,海生白蛋,白蛋变化出木、火、铁、水、土五样“精威”,“精威”变化出白、绿、红、黄、黑五股罡风,五股罡风...
查看更多
玛牧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玛牧,是彝族民间口耳相传的教育典籍,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主要流布于川、滇大小凉山操彝语北部方言的彝族居住区,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喜德、越西、甘洛北三县和昭觉、美姑、金阳、雷波、布拖东五县为中心,辐射到州内其他各县和周边彝族居住区。 在彝语中,“玛”为教育、训导、劝说之意;“牧”为智慧、明智、优良、贤德之意,玛牧就是教育人们做事做人的经典语言,也译为教育经典、教育经、训世经、训世诗等。玛牧的内容涉及历史、地理、天文、历法、习惯法、典章制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
查看更多
盘王大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盘王大歌是瑶族民间歌谣的集大成之作,由序歌、插歌、正歌和杂歌组成,主要内容涉及瑶族先民的自然观、宇宙观和历史观,从人类的起源到瑶族的产生,从瑶族的迁徙到先祖的创业,全面记述了瑶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以及信仰等,堪称瑶族人民的“百科全书”。盘王大歌主要流布于南岭(又称“五岭”)地区,包括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