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巴莫曲布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环境可持续性——以“藏医药浴法”申遗实践为主线
2021.03.22
论坛
【摘要】“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于2018年11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该遗产项目的申报材料经审查机构推荐,被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认定为申报范例。文章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设立代表作名录的宗旨,围绕“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可持续联系”说明“藏医药浴法”申报材料编制工作的基本定位;进而参照委员会决定和审查机构推荐意见对该遗产项目列入代表作名录的关键评价,讨论申遗实践与可持续发展理...
查看更多
保护世界遗产 打造滇云文化名片
2021.03.19
论坛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境内的哈尼梯田。(图片:新华社发 ) 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南澜沧景迈山糯岗古寨。(摄影:任维东) 云南是我国世界遗产大省,共有世界遗产5项,全国排名第二;世界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7.8%,远高于全国2%的平均水平。保护利用好云南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
查看更多
卢辅圣:中国书法形态特性
2021.03.18
论坛
【摘要】书法艺术性的发生与发展,建构在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美学基础上,其意义系统、阐释机制一以贯之地保持着传统人文理想,是艺术生活化或生活艺术化的实践体验。书法艺术美用合一,实用性与审美性交融共生,不可分割。书法艺术的专业化表现在最高境界的书品以相应境界的人品为底色,其普泛化则表现在书写行为成为社会成员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生存于实用性与审美性、专业化与普泛化所建构的张力场之中,以面对过去的方式把传统转化为当前的生活状态,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文...
查看更多
吕品田:重振手工与文化多样性维护 ——兼谈基于文化多样性维护的文旅深度融合
2021.03.15
论坛
【摘要】对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维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代化是把双刃剑。人类文化多样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受到冲击,在于现代化一味倚重工业生产方式,源于工业生产方式对抗自然、抹杀差异的技术本质。要想根本地维护文化差异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维护产生文化差异性的现实基础即手工生产。手工艺区别于工业技术的活态流变特性,是文化差异性的生产力根源。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取决于以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所呈现的文化多样性维护,重振手工、激活民俗、培育...
查看更多
杜薇 杜双双:族内多元与族际单一
2021.03.15
——高华瑶族药浴生产性保护的实践
论坛
摘要:瑶族药浴是“世界三大洗浴文化”之一。作为贵州省文化厅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贵州省从江县高华村瑶族药浴的药材种植、洗浴设施、洗浴空间与文化禁忌都发生了改变,出现了两个发展并存的知识体系、实践系统和价值观念,一个是瑶族族内实行的传统药浴知识体系、多元的洗浴类型和整体的价值观;另一个是旅游场景下对外来游客实行的规范化药浴养生知识条目、易操作的旅游体验项目流程和注重服务的现代市场观念。个案力图呈现民族村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查看更多
数字化构建非遗传承新模式
2021.03.11
论坛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蕴含着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因子,是我国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秉承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原则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但随着时代变革和现代科技的推陈出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的压力也日益剧增,尤其是由数字化技术发展引发的信息化浪潮,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如何在当前数字化信息浪潮下,构建非遗文化的生态传承系统,对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坚定我国文化自信...
查看更多
书讯 | 《中国非遗保护与研究20年》刘勍著
2021.03.10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进入中国以来,一批先觉者、先行者对相关概念做了大量的学术辨析工作,他们秉持实践精神从事田野调查,切实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丛书选取非遗保护、研究领域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为采访对象,如刘锡诚、刘魁立、乌丙安等民俗学家、民间文学研究专家,通过对这些学者的走访,记录他们的学术观点,折射相关学科的发展历程,总结非遗保护和研究的方法和经验。丛书项目已进行了数十次追踪访谈,抢救、整理出80余万字的成果。 该丛书项目旨在对我国非物...
查看更多
文旅融合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展示与运营策略探析——以中国泥人博物馆为例
2021.03.09
论坛
摘要 在国家全面复兴
传统文化
的时代背景下,文旅融合为非遗保护工作和旅游行业创造了时代机遇。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非遗保护与传播工作的重要阵地,也是文旅融合下游客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如何发挥非遗馆的作用关系到游客的文化休闲质量,也关系到非遗保护与非遗致用生活的成效。本文以中国泥人博物馆为例,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场馆现状,并以三个维度剖析现状缘由,最后从游客参观和内容传播方式、展示理念和语境建构两个层面进行了探索性地思考。以期通过研究探寻文旅...
查看更多
郑晓华丨书法艺术构成分析:墨韵论
2021.03.05
论坛
【摘要】书法的用色,似乎单一,只有简单的黑色。但在一定的水墨调和及运笔方法使用下,墨色的变化气象万千。而中国书法正是在焦、浓、黑、灰、淡五色交融中,展开了书法汉字对自然造化仪态万千的情态提摄与模拟抽象,实现了中华美学写意精神的至高担当。在审美感觉领域,筋、骨、血、肉、精、气、神诸多元素的综合,使汉字书法形象呈现出一种浑然一体、鲜活独立的抽象“生命意象”,即“神采”。神采来源于书法家内在的生命结构,他对艺术和自然生命的理解,以及他长年修炼积累足够的技术...
查看更多
程瑶:活态遗产的过程性保护——以代表作名录中饮食类非遗项目的保护措施为例
2021.03.01
论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在当代的延续,因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共同实践而具有其活态性。这种活态性决定了非遗保护必须具备过程性的特点。基于此,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实现了范式转换,其中对“保护”(safeguarding)的定义即是一个包含九个环节的工作框架。为了理解这一框架下的非遗保护工作,文章选取代表作名录中饮食制备类的非遗项目的申报书,通过分析其中列举的保护措施,说明以“社区参与”为原则的过程性保护对于活态遗产...
查看更多
1
29
30
31
32
33
13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