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摘要: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发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区”是被理解为可以与“传承人”相互置换的一个概念来加以强调的,对社区在非遗保护中的参与、知情乃至引领权利的强调,体现了UNESCO力图通过文化的保护来保护普通人的权益的根本目标。每个社区都具有非均质的、多样性的特点,社区成员在传承和实践非遗项目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作为非遗知识保存者的实践者”同“单纯实践者”之间的不同和相互协作,他们通过不同的分工,共同促成了...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今年的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具体指导所有项目工作中,“我们要保护什么?”和“我们该怎样保护?”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乌丙安先生一生致力于民俗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工作,本期讲坛邀请乌先生讲述今天我们该如何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在反复不断地提高各地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认识的同时,具体指导所有项目的保护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其中,严格的科学...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请书的单位是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民俗学会和若干地方社区。二十四节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规律,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到了秦汉年间,完全确立。讲座以二十四节气为话题展开了中国人对时间制度的讨论,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对中国人的农耕文明有着巨大的影响。刘魁立老师一...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我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与非遗保护实践在目标和理念上具有一种内在的契合,由此反思以往城镇化中的文化否定以及非遗保护中的博物馆式保护的局限,能够提供新的思路导向、新的选择。在认识论层面,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留住文化”的理念能够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文化支撑,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则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与社会经济的历史趋势相结合的机会,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注入活力。最后,文章从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新型城镇化的统筹和整合角度作了一些具有政策意涵的思考。  作...
查看更多
论坛
王国维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历三重之境界。非遗传承也是如此。所不同者,非遗传承的三重境界分别是纸上的传承、技艺的传承、精神的传承。这三重境界,也是一切成功的非遗传承所必然要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重境界,纸上的传承,也是非遗传承的初始阶段,或曰初级阶段。传统文化得以流传,从古到今,总是以某种人类可以识别的符号存在的,或图案,或标识,或文字。哲学思想、古典诗文、历史人物、逸闻轶事、典章制度、民风民俗、民歌民调、民间故事、民间技艺等,莫不如是。这些...
查看更多
论坛
  今天,人们迎来非常有冬天气氛的节气——大雪。您知道这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几个吗?相信很多朋友这时候会开始一边掐着手指头数着、一边嘴里念叨“春雨惊春清谷天……”这是二十四节气的顺口溜。  当地时间11月30号,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查看更多
论坛
  【核心观点】“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助于激起国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文化自信。中华文化中的精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将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然为人类文明提供宝贵的精神资源  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11月30日,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论坛
波空论在专注的刻贝叶经一张一尺见方的小桌子,是波空论刻经的工作台象征”光明“的贝叶树常被栽种在佛堂附近  以脆弱书写对抗遗忘的坚决  人是善于遗忘的。为了对抗遗忘,人创造了文字。但一开始,文字不是写在纸上。墙壁、羊皮、木头、帛画,都曾是书写文字的重要载体。  而在中国西南边陲,树叶仍然是傣族人记录古老智慧的一种材质。这种树叶来自内地很少见闻的贝加罗树,经过一番加工,千年不腐,顽强地保留了古代作者刻下的智慧。  锦绣-非遗之美发现之旅,在坚持了3年之后,今年...
查看更多
论坛
山西中部地区在文化区域概念上可泛指为“大晋中”。其文化具有历史典型性、资源多样性、遗存传承性,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占有突出地位,是华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文化部批准在晋中、太原、吕梁三市19个县(市区)建立“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初步实现了对大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但也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地域分散,涉及晋中、太原及吕梁三地,致使管理主体...
查看更多
论坛
牙雕作品《太阳神》,胡昌民创作于一九七九年,首创人物雕刻与镂空雕技法相结合    对于钟爱牙雕艺术并以其为一生事业追求的胡昌民先生来说,1989年无疑是一个重大关口。  这一年,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七届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协商大会上,为拯救非洲大象,该公约缔约国通过了“禁止象牙和象牙制品在国际贸易中流通销售”的联合协定,具体内容为自1990年起,杜绝象牙原料的国际进出口。中国,也是该公约缔约国之一。  这意味着,包括上海牙雕行业在内,凡是需要运用象牙的中国...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