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2001年5月18日,是中国昆曲艺术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日子,当时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第一次,可是在当时在国内并没有引起多少反应,相反稍晚四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日本歌舞伎,在日本国内是举国欢庆,当时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比较了解这方面的工作,也就是从这个时间开始,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开创了局面,到今天整整十五年的时间。”这个场面一直在中国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的脑海中。  十五年之后,去到中国的任...
查看更多
论坛
  戏曲在党和国家大力扶持下,经过广大戏剧工作者两年来的不懈努力,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戏曲的当代传承发展和繁荣离不开文化自信、返本开新、还戏于民。  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今,戏曲面临着西方文化和现代艺术的严峻挑战而出现困境。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家出台大力扶持戏曲的各项政策,给文艺界和戏曲界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
查看更多
论坛
  在今天,活态流变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传承特征。因此,当代非遗发展应当有效进入市场,成为具有高附加值和文化价值的流通商品,并与市场发生良好的互动,相互推进,成为带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力量和原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词汇,从字面上看似乎有些悲壮色彩。这些曾经鲜活生动、红极一时地出现在人们传统生活中的手工技艺、戏剧音乐、活动饮食等,诚实地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样貌和悲欢离合,如今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面临传承问题。  中国当代生活还需要传统非遗吗  当代...
查看更多
论坛
  肖薇:现场在座的各位朋友,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东方月:大家好,欢迎走进《家园》。   肖薇: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优秀,而聪明智慧的民族,在古代我们就有了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靠着这些聪明、智慧,中华民族不仅养育了自己,而且也大大推进了世界人类文明活动的进程。   东方月:没错,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我想都能够如数家珍地说出我们古代的一些文明成果,比如说像“四大发明”。其实有一项文明成...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文化论坛11月17日下午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运河厅举行。论坛以“文明互鉴和网络文化建设”为主题,中国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致欢迎词,白俄罗斯文化部副部长切尔尼克、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马尔代夫驻华大使穆罕默德·费萨尔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发表主旨演讲,16位国内外互联网和文化业界代表围绕“增进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互鉴”和“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议题深入探讨和交流,来自国内外近100位嘉宾参加论坛。  中国艺术...
查看更多
论坛
尚长荣 资料图片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这个戏唱来唱去,唱到底,拼的是什么?拼的是文化,拼的是一个戏曲人的底蕴。”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召开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如是说。近日,在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上海市戏剧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当代中国戏曲的核心竞争力”主题论坛上,他的主旨发言引人深思。  “到现在,我仍然觉得,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守护戏曲的本体生命、本体风格,解决僵化和异化的问题,就要加深文化修养。”他说,“作为戏曲人,现在遇上了好时...
查看更多
论坛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工作方针。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2011年我国非遗领域的首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
查看更多
论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但近些年来,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却面临着与现代生活越来越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持续下降,非遗传承人老龄化趋势明显等问题。针对此情况,文化部近年采取多种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2015年11月开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那么,此次研培计划的意义是什么,落实如何?除此之外,文化部还有哪些具体的措施?《经济》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文化部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论坛
  说到民俗学伦理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1999年8月在芬兰图尔库参加第五届民俗学者暑期学校的课程培训,其中的第四工作坊专门致力于“民俗学研究伦理”(Folkloristic Research Ethics)。印度学者萨迪哈纳·奈沙尼(Sadhana Naithani)将该工作坊的有关讨论抽绎为一个非常直观的关系图,后来我在研究生田野调查的课程教学中也使用过这个图。  伦理问题图示   奈沙尼认为,以圆形为图,是因为伦理问题往往是循环的。也就是说,伦理问题贯...
查看更多
论坛
新世纪以来,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这仅仅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我们仍然在跟时间赛跑,竭尽全力从急剧变化的生产、生活环境中抢救保护那些凝聚着祖先的智慧劳动、具有重大历史与文化价值、对我们今天与未来仍有启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球化过程中大工业化、旅游开发、农业人口外流、移民和环境恶化等因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保护无一不产生剧烈的冲击,毫无停歇的迹象:当长江上搏击风浪的木船早已经换成了马力十足承载千吨的巨轮,那高亢雄浑的船工号子到哪...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