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越剧《双飞翼》  戏曲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和综合呈现形式,拥有着长久积淀下来的艺术与文化传统。随着现代社会人们交流与沟通的便利,很多戏曲从业者从其他剧种中汲取优秀的演唱与表演元素,融合到自身的艺术表演中去,这是文化交流的良性呈现,也是文化的必然结果。不过吸收与借鉴的前提是对自身艺术形式的深入把握,特别是对这一艺术所负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之后的有机融合。失去这一前提,简单的模仿与借鉴会陷入目的模糊的“四不像”之中。特别是那些跟着光盘、教科书...
查看更多
论坛
  近代以来,每次大的社会变迁发生时,文化思想领域都会出现是要顺从“现代性”还是要坚持“民族性”的争辩。传统文化的逐步式微作为社会变迁的结果,说明我们对“现代性”的追求一度压倒了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提出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预示着传统文化复兴已经上升为国家文化战略。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的深刻认识,是...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遗”是对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总括性表述,其重要作用之一是在民族文化的高度上认知文化类型,作为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其工具的实用性,亦有其适用范围和一定的局限性。  “非遗”概念的作用  “非遗”作为一个概念,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用以认识社会、文化的一件工具,其所作用是多方面的。  从文化遗产角度来看,“非遗”的提出使我们开始关注文化...
查看更多
论坛
各位上午好!今天我不谈理论,只谈一点感受。   “城镇化建设当中的非遗保护”非常重要!我最近参加的两次调研都是这个题目,一次是五月份中央文史馆组织的考察安徽和浙江,一次是六月初由全国政协教科文体委员会组织、卢展工副主席带队考察福建和安徽。今天我们会议的主题依然是这个,这说明这个题目的确受到了全国人民上上下下的共同关注,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题目!这几次调研我有很多感受,下面我想谈两个感受。   第一个感受就是...
查看更多
论坛
  刘魁立:尊重传承人的权利和遗产的特性  提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的时候我们会很笼统地说保护就是保护嘛,别让它走样,我们能传下来就叫保护了,但实际上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常明确地指出了什么叫保护:“保护是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项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振兴。”我觉得在这9个步骤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特别丰富的内容,都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细致认真地去做。“抢救性记录”既是立档、保存,也为...
查看更多
论坛
  9月14日,由文化部主办的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礼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传承好先人创造的精神财富,推动中华文化血脉延续,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刘奇葆指出,汤显祖是我国文艺史上的一座丰碑,和莎士比亚一起被誉为同时代东西方两大文学巨匠。他创作的《牡丹亭》等作品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是高...
查看更多
论坛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遗产日的主题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以非遗融入生活为切入点,全国举办800多场形式多样的展示宣传活动,重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6月7日《北京青年报》)   中国是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近些年来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卓有成效,无论是拥有的世界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   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的弥足珍贵的财富,失而不可复得,让遗产“长寿延年”,千秋万代...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 本文记述了韩国在过去五十年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为了保护和延续这类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连同那些最好地持有该项目的知识渊博和技艺高超的人一起被认定。后者被认定为“人间国宝”,并在政府相关支持的鼓励下,将他们的技艺传授给他人。有关这个支持体系的基本结构连同近期所面对的挑战,也在文中得到详细的记述。     【关键词】 “人间国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挑战     [作者简介] 任敦姬(Dawnhee Yim),韩国科学院...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本文回顾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和2003年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具体过程,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后来确保其通过的各种努力,其间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概念的界定与演变、相关重要会议的召开等。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起草《公约》文本的过程中,韩国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其“人间国宝”项目的提出与实践。除韩国外,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积极进行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理论创新,这导致了“亚洲转向”的出现。而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项目...
查看更多
论坛
  孟繁玮(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本刊栏目主持):马司长,在2016年“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美术观察》近期策划了“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反思”的选题讨论。首先,请您谈一谈十余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马盛德(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下简称非遗)工作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今年也是国务院设立“文...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