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谷雨
搜索
地方新闻
4月1日,《甘肃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正式印发实施。这是甘肃省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颁布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甘肃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范有序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管理办法》共六章37条,分别对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申报与设立、总体规划、建设与管理等做出了明确规定。甘肃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故宫召开的“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 “中国年画创作营”聚集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力量 中国手艺网与微信市场合作推出“年画重回春节”微信小游戏 采风团队在滩头“福美祥”年画作坊与传承人合影留念 天津杨柳青画社己亥猪年新年画作品《竹报平安》 九十三岁高龄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国家级传承人杨洛书在制作...
查看更多
要闻
为弘扬传统国粹艺术,扩大中国京剧的世界影响力,依托“文化和旅游部2019海外文化中心部省对口年度合作计划”,作为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博物馆管理办公室承办的“天津文化年”系列活动之一,“戏韵芳华——京剧艺术展”赴日展出,惊艳东京。 展览于2019年4月2日在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此次展览以京剧的整体舞台呈现为核心,围绕京剧表演程式、舞台道具的象...
查看更多
调研
摘要:本文综合南音历史文献所载、前人研究成果和田野调查资料,通过对南音文化之乐人、乐事、乐谱和乐规等几个主要因素展开论述,来说明南音的传衍总是与特定的文化生态紧密相关。文化生态系统各因素之间互为联系,互为影响。对于当下各地热火朝天的遗产保护工作,应提倡从文化生态的整体视角来审视遗产保护的举措。 关键词:南音;文化生态;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923(2018)03-0136-0...
查看更多
要闻
“我们在美国推广珠心算文化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让更多海外华人了解这项非常有内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想让珠心算文化在世界舞台发挥更大功能。”美国珠算心算协会会长Huey-ChiangMa(中文名,黄惠姜)在中国珠算文化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如是说。 3月31日,中国珠算文化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珠算资源库成果推介会在“晋商算学大师”王文素的故乡——山西举办。百余位来自海内外的珠心算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珠心算文化的传承创新...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31期:2019年3月18日—3月31日 本期信息一览: ▲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通知 要求全面落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重点举措 ▲ 亚太中心管委会第八次会议在京召开 ▲ 新版中国非...
查看更多
论坛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深入人心,以非遗为载体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教育,得到快速的发展。从中小学的“非遗进校园”,到非遗讲座、纪录片、展会以及各类非遗体验类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以一种更具普及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的面貌回归大众生活,受到社会广泛认可。 如何认识和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遗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但除了严谨的非遗学术研究,在高校开设具有通识课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对于增强青年人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了解,培养...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作为新话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体现了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文化保护理念,后来这一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吸收,才提出“非遗”这一新话语。“非遗”话语在2001年引入中国后,对非遗话语有一个认知与知识生产过程。非遗话语在中国的文化实践可分为三种话语类型,分别为非遗行政话语、非遗文化话语、非遗产业话语。在三种话语类型中,行政话语是中国非遗保护的主导话语模式,而文化话语既为民俗学发展提供全球化视野,也揭示了当下以传承人为代表的民众话语的失...
查看更多
成果展示
45套民族服饰、30套原创设计服装、35位模特......3月27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北京服装学院承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成果展首次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 本次活动以“额吉牧歌”为主题,意为草原的美好生活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通过生产、生活、盛典和感恩4个篇章的场景,经典的传统元素、时尚的创新服饰、炫目的民族歌舞展演在金色大厅,重点展示了兴安盟阿尔山市树皮画和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28日在福州举行,会议表决通过《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福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之一。目前,福建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0项,国家级项目传承人109人,7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修订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注重非物质...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