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摘要:羌族家园重建从多方面萃取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形式,是保护、重建羌族民众主体价值、生活观念的文化归约。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与家园重建关系的实践为当下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建设如何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可资借鉴经验。 关键词: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家园重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研究”(16Z...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指出“鼓励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 为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自2016年3月起,文化和旅游部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机构,先后设立了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2018年各地的工作站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研培君将在近期推出系列...
查看更多
论坛
【内容摘要】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工艺高等教育在“美术-造型艺术”的学科教育中发展演变,文章通过梳理百年来的传统工艺高等教育发展史,分析传统工艺振兴背景下高校的新使命,考察高校在传统工艺人才培养,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开展和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等方面的实践形态,进一步探讨高校参与传统工艺振兴的有效路径,以期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工艺振兴  非遗保护  高校 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不断...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戏曲传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社会传承,一种是学校教育。社会传承是在社会实践中一种自发发展的戏曲传承方式,包括家族传承、戏班传承、教坊传承等,以民俗生活为基础,以表演技艺为核心,既重视戏曲的艺术意义,又肯定戏曲的民俗意义,强调戏曲传承是通过代际之间共同的民俗生活、艺术实践来实现的,突出个性化的口传心授实践。学校教育是在社会传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传承方式,强调教材、教学方式的规范性和统一性,知识和技能的平衡性、体系性,突出戏曲知识、技艺、审美的...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麒麟扎作 “同根同源 魅力大湾”粤港澳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于4月19日正式拉开帷幕,本次交流展由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化联盟、粤澳青年文化创业谷联合主办,空港文旅小镇、文木文化和界面新闻广东频道承办,以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展览内容,表达了粤港澳大湾区一水同舟、团结奋进的精神内核。 岭南特色非遗唤醒大湾区青年共同文化记忆 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非遗,是粤港...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19年全省推进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创新发展会议现场 4月17日,2019年全省推进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创新发展会议在温州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省政府《浙江省传承发展浙江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着眼推进文旅融合、激发非遗活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大力推进文化浙江...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 办非遗发〔2019〕6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中国非遗保护中心、国家图书馆、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旅游报社: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8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指出“鼓励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 为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自2016年3月起,文化和旅游部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机构,先后设立了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2018年各地的工作站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研培君将在近期推出系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精准扶贫”思想的首倡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绣、土家织锦、苗族银饰锻造等生产和市场基础较好的传统工艺资源十分丰富。为充分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中的助推作用,该州以全国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花垣县为重点,努力将丰富的非遗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于今年2月18日,在全州挂牌成立了首批10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我们的首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重点依托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项目,设立在非遗扶贫工作基础较好的企业和合作社。”湘西土家族苗...
查看更多
论坛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以非遗为载体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讲座、纪录片、展会以及各类非遗体验类活动,非遗正在以一种更具普及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的面貌回归大众生活,受到社会广泛认可。 如何认识和梳理非遗,是非遗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但除了严谨的非遗学术研究,在高校开设具有通识课特点的非遗课程,对于增强青年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自信,培养非遗传承发展的兴趣人群和潜在从业人群...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