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5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初一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71)
机构
(2)
政策
(222)
资讯
(4790)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305)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与保护主体之解析
2020.07.16
论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人类、全社会卷入的公共文化事业,需要各方面主动扮演相应的角色、发挥各自的优势、承担特定的责任。把各个方面建构成积极有为的身份,就成为非遗保护的一项颇有建设价值的理论工作。其中,以“主体”身份看待相关的各个方面,是一项有益的尝试。界定非遗的主体与非遗保护的主体,实际上也是探索建立非遗保护这项公共文化事业的分工合作的身份框架。 关键词:非遗主体;非遗保护主体;民间文化;公共文化事业 从2004年全国...
查看更多
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
2020.07.20
论坛
摘要:创新是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力保护的内在要求。手工艺人之创新的内在动力不是艺术发展的自律,而是行业竞争,是他律的压力。因而,在保护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传统手工艺行业的整体性保护,只有整个行业有活力,有竞争,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真正有生命力。与现代艺术的“背叛性创新”精神不同,传统手工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践行着“在传承中创新”的基本原则。它包含三个方面,其一,不离不弃本源,不为创新而远离日常生活需要。其二,在技艺上不断...
查看更多
2020年全国基层非遗保护工作队伍线上培训启动
2020.07.20
要闻
线上开班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2020年全国基层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培训”准时在线上开班,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一级巡视员王晨阳、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韩敬霞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本次全国基层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培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旨在克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加强基层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建设,提升基层非遗保护工作能力,促进各地间经验交流...
查看更多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传承利用视角下短视频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2020.07.21
论坛
在移动互联和文化交融的时代,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的传承利用对短视频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产业规模、市场主体、行业政策规定等方面分析短视频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融入短视频产业的趋向,并探讨短视频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内容生态亟待完善、社会关系缺乏凝聚、商业运作模式有待突破等问题,提出要充分发挥作为资源本体、价值要素、关系形态及生活样式的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所具有的创作内容源、关系连接器、商业调节机等作用,以此通过系统性路径构建不断推动短视频产业的...
查看更多
王文章:赓续薪传 久久为功 ——《2019非遗薪传奖图录》序言
2020.07.24
论坛
“薪传奖”活动海报 中华文化浩瀚深厚,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文明绵延不绝最为生动的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中华民族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非遗作为传统社会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今天仍然与我们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是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通过人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世代传递的日常载体。 同时,非遗资源既是当代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源泉,其自身继承基础上的创造也可...
查看更多
萧放:民俗传统与乡村振兴
2020.07.27
论坛
内容提要 民俗传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民俗传统包含生态、生计、社会、信仰与道德伦理及村落文艺等五大类型。村落民俗传统助力乡村振兴有七大途径:利用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重建乡村精神传统;运用乡规民约之乡村自治传统,实现乡村德治、法治、自治的三治合一;传扬乡贤文化,发挥乡贤与民间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和组织作用;以村落节庆、人生仪式传统,增强乡村人际互动,传承与增进乡风文明;以村落口头传统、乡土表演艺术,讲好村落故事;从传统村落与环境协...
查看更多
非遗美学:传承、创意与互享
2020.07.28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是依附、蕴涵在文字记载和物质遗迹内部的精神内涵,主要是特定文化群体通过民间口传、实践和习俗传承的感知、体验与叙述等活态审美经验。以活态方式传承的民间审美文化具有不同于经典艺术和美学的特殊美学形态、内涵和价值,因而需要建设基于活态传承的非遗美学。非遗的审美特质在于它体现的是民间文化内在生命力,活态传承就意味着给文化发展带来生命活力的创新,文化创意生产就是从埋藏在集体无意识的历史记忆资源中不断地采掘、提炼和重新创造生成新的文化产品的生...
查看更多
全国首期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培训班(湖南)开班
2020.07.28
要闻
2020年7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承办,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协办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培训班”在长沙开班。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国际交流部主任于春城,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帆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开班仪式,65位来自湖南14市州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培训。 开班仪式上,张帆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更多
北京:支持外地非遗在京传承传播
2020.07.29
地方新闻
日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优秀
传统文化
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坚持科学保护、提高能力,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着力保护传承实践、传承能力和传承环境。 方案明确,到2025年,组织非遗传承人群参加研修和培训等各类学习,累计培训北京地区及全国各地传承人群不少于500人。同...
查看更多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推荐申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
2020.07.29
通知公告
北京市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区文化和旅游局、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北京历史文脉, 促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推动非遗保护利用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按照北京市2020年国民经...
查看更多
1
383
384
385
386
387
74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