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2   星期四   农历四月廿五   
搜索
节气资讯
浙江卫视“中国好时节”系列晚会春分篇中的舞蹈《春茶意暖》剧照  出品方供图 浙江卫视“中国好时节”系列晚会春分篇中的舞蹈《盼春织》剧照  出品方供图 如今,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开始关注中国传统节气文化。歌舞融入山水、穿越古今时空、融合流行元素……多档节目各显神通,令人目不暇接。这些节目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挖节气文化内涵,为观众奉上了一道又一道充实有趣的文化...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清明节被不同时代文献记录固化为特定时间断面上留下的民众生活的体验记忆。清明节具有超越历史、地域的永恒本质,这个本质就是生活。从本质主义立场看待非遗保护,强调非遗传统的永恒性、恒固性和生活的动态性。清明节记录了民众的生活,包含中国人特殊时间的情感倾向。清明节记忆的能动性强调了生活的选择性和变化性。清明节保护应该从清明节仪式活动与经典文本文字记录关系形成系统的文化记忆着力,还原清明节饱含不同民众不同层次的生活关系、生活情感的选择面相。清明节传统本质...
查看更多
论坛
游客在体验非遗民俗。 学生在制作银饰。 (摄影:本报记者 刘平安/光明图片) 学生在制作银饰。 (摄影:本报记者 刘平安/光明图片) 【热点观察】   日前,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落成开馆暨“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开幕式在京举行。这标志着,在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又新增一处代表国家和首都文化形象、彰显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气象的重要文化地标...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红棉花开三月三咧,奇山秀水搭歌台咧,壮乡处处有歌仙咧,刘三姐哎,等你来……”“大家唱起来,壮乡成歌海……”随着农历三月三的到来,壮乡大地处处人如潮、歌如海,各族群众欢声笑语、歌舞翩跹。 这是今年春暖花开三月三的景象,也是近年来广西各地城乡欢度三月三的一个缩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建设成果的写照。 让广西各族群众欢喜过节 “这里有青山绿水,有民族节日,还有专属的公众假期、盛大的节庆活动,做一个广西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清明 清明,天清地明。《燕京岁时记》引《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 公历每年4月5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摄氏度以上。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今年4月5日即为清明日。 洁齐清明三月节 气温升高,雨量增多 春雨纷纷草木青。仲春与暮春之交,正值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清明,三月节。按《国语...
查看更多
节气资讯
清明 清明,天清地明。《燕京岁时记》引《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 公历每年4月5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摄氏度以上。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今年4月5日即为清明日。 洁齐清明三月节 气温升高,雨量增多 春雨纷纷草木青。仲春与暮春之交,正值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清明,三月节。按《国语...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5日,壬寅(2022)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帝陵祭祀广场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建明,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国中,陕西省省长赵一德,陕西省政协主席徐新荣等参加公祭典礼。    4月5日上午,壬寅(2022)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帝陵祭祀广场举行。图为“金色飞龙”腾空而起。 黄陵高山仰止,轩辕祖德流长。4月5日上午,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
查看更多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2021年度报告发布
专题报道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页面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供稿 为实时监测评估非遗传播活力,加大融媒体非遗宣传力度,把脉民众非遗需求,促进城乡非遗发展,进一步助力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积极整合文化和旅游领域媒体、智库和产业资源,依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传云”平台,开发上线了“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实现对国家级非遗项目(1557大类、3610子项)传播活力情况的动...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和“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指示精神,讲好中国故事、潮汕故事,展现优秀传统文化之美,2022年3月31日-4月30日,在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支持和指导下,汕头大学联合广东潮剧院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首届国际潮剧文化研修班”。 4月1日研修班在广东潮剧院举行开班仪式。汕头大学校长郝志峰、广东潮剧院院长黄奕瑄...
查看更多
部级
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 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 (文旅产业发〔2022〕33号) 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