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是一部具有长效性、权威性和指导性的法律。它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对于各级政府开展非遗保护工作、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非遗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多年在一线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文化工作者,笔者认为,非遗法为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一本“说明书”,明确了非遗项目调查、名录建立、传承与传播等的形式、路径以及具体职责与任务。    北京市西城区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6项...
查看更多
要闻
近日,国家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个左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手工艺走进高校。此次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旨在通过高校强大的学术理论资源和丰富的优秀人才资源,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通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内容包括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等六个方面,为传...
查看更多
人物
编者按:文化因传播而出彩,非遗因传承而持久。2018年6月9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宣传展示近年来河南非遗保护成果,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河南省文化厅非遗处组织河南省非遗保护中心、河南文化信息中心,紧紧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推出“豫见非遗”专题宣传,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陆续介绍河南部分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让社会公众了解这些民间艺术,充分展示河南非遗的魅力...
查看更多
人物
朱国樑在《十五贯》电影中扮演过于执5月15日至18日,全国各地昆剧团代表齐聚浙江杭州,共同纪念一位对昆剧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而他的名字随着时间的流逝,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尤其对年轻人而言,已经十分陌生。他就是朱国樑,国风苏剧团、浙江苏昆剧团(浙江昆剧团前身)创始人,1956年昆剧《十五贯》进京演出中过于执的扮演者。    5月18日是昆曲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纪念日,这一天对浙江昆剧团而言意义更为重大。1956年4月10日,浙江昆剧团进京...
查看更多
论坛
资料图:周龙在话剧《兰羽恋》彩排现场发言 受访者供图“从唱戏来说,术业有专攻,学戏得‘专一’。”近日,著名京剧武生演员、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周龙在北京接受“中国新闻网”微信公众号(ID:cns2012)记者专访。对京剧等戏曲艺术的传承,他说:“我不反对搞创新、搞实验。传统优秀文化是我们创作的源泉,我希望搞创新时,能真正对传统有一些本质上的认识,才不容易偏离传承的轨道”。  周龙生于1965年,是国家一级演员、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据国戏官方...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国民俗学会作为国家一级专业学会,在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一直肩负着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与此同时,中国民俗学会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的咨询机构,也是该委员会2015-2017年的审查机构成员。可以说,中国民俗学会深度参与了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非遗保护和《公约》实施。尤其是近年来,学会在时间民俗、岁时节令、传统知识和实践,乃至非遗主要领域都形成了学术梯队,集聚了相应的智力资源。  中国民俗学会为二十四节气的申遗工作提供...
查看更多
要闻
    5月24日上午,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全国非遗曲艺周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大剧院举行6月9日是我国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将于6月7日至6月14日在天津举办全国非遗曲艺周,作为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场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组织活跃在基层的曲艺类非遗传承人开展会演、下基层演出以及举办展览、座谈、调研等活动形式,落实党中央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有关部署,总结交流曲艺类非遗传承发展经验,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5月18日,广东省博物馆志愿者带领视障人士参观博物馆。  许建梅 摄 5月18日,观众在广东省博物馆通过4K藏品互动展示空间了解相关情况。许建梅 摄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将主题确定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在此前后,广东省各地市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诠释文物保护理念,搭建了...
查看更多
人物
  编者按:文化因传播而出彩,非遗因传承而持久。2018年6月9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宣传展示近年来河南非遗保护成果,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省文化厅非遗处组织河南省非遗保护中心、河南文化信息中心,紧紧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推出“豫见非遗”专题宣传,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陆续介绍河南部分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让社会公众了解这些民间艺术,充分展示河南非遗的魅力...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罗店龙船在罗秀湖面上“打招”(摄影:杨建正)清晨,在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非遗工坊”,一缕阳光照在了罗店龙船的传人张国忠的案头。案头摆着一艘几近成形的小型龙船,张国忠手拿一根打磨好的木棍,正琢磨着如何将其嵌入龙船底部。“端午节快到了,我要赶紧把手头的模型做好,等会儿还要赶去修复要在今年端午节下水的几艘龙船。”说这番话时,张国忠眼镜后的双眸透露出一份专注。    昂首翘尾的罗店龙船小巧玲珑,船的前部是以罗店镇玉皇宫内明代古建筑“北极阁”为式样的牌楼,雕梁画栋...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