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别把戏曲进校园当小事——访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主任姚志强
2017.08.11
论坛
记者:中华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戏曲不仅是
传统文化
的一种,也是传承
传统文化
的重要媒介。在您看来,戏曲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姚志强:中华
传统文化
有很多种,戏曲的特色是综合性非常强,它把方方面面,如文学、表演、美术、音乐等高度综合。可以说,戏曲是
传统文化
中立体的、综合的、鲜活的代表,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特性也决定了它在
传统文化
中的地位,京剧被定为国粹也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千百年来,戏曲在中国人的教育以及文学故事和历史的传递中起了很大的作...
查看更多
戏曲进校园,要跨过哪些坎儿
2017.08.11
专题报道
8月9日,安徽省淮南市小百灵京剧团学员利用假期学习京剧基本功。陈彬摄/光明图片中国戏曲学院“高参小”工作九所市级基地校在学院大剧场举办年度教学汇报。资料图片中国戏曲学院教师刘勉宗在首医大附小戏曲课程期末教学汇报中指导学生登台展示。资料图片“果然有了精气神!”这是不少孩子接受戏曲教育后最显著的变化。 “现在老师只要一说‘把你们的精气神拿出来!’孩子们马上挺起小胸脯,目光炯炯有神。”已从事三年戏曲教学的教师白燕自豪地说,“学过京剧的孩子一看便知,男孩子更加精...
查看更多
2017BMW中国文化之旅落幕 以创新思维探索非遗跨界
2017.08.10
其他新闻
日前,历时10天、途经2300公里,由湖南省文化厅指导,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华晨宝马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17“BMW中国文化之旅”湖南非遗探访活动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以“探三湘秘境,生机盎然的精神家园”为主题,探访了湖南4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悉,本次探访活动从7月26日持续到8月4日,广泛邀请了非遗专家、文化专家、设计师、企业家,以两支探访车队,深入探访了湖南省11个市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湘南线以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戏剧为主...
查看更多
专访重庆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刘德奉
2017.08.09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刘德奉,1963年生人,重庆市长寿区人,文学创作一级,现任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非物质...
查看更多
内蒙古传承创新民族
传统文化
草原的歌声生了根
2017.08.08
专题报道
守望相助七十载 壮美亮丽内蒙古一声蒙古长调响起,悠扬而空灵,高潮部分,男女声合唱,如天籁之音,让听者仿佛置身广阔无垠的草原上。这用人声代替乐器伴唱而形成的美妙和声,就是蒙古族独有的多声部演唱方式“潮尔道”。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年逾古稀的“潮尔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芒来,正在乌兰牧骑排练中心教授学员。“‘潮尔道’是由两人或多人多声部合唱才能产生的悠扬旋律,其高声部就是著名的蒙古长调,低声部则是一种被称为‘潮尔’的中低音伴唱形式。‘潮尔’以喉...
查看更多
基层戏曲院团艺术创作专题研讨会专家发言
2017.08.08
论坛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原会长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 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名誉会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长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艺术总监、一级演员...
查看更多
产业化:中国
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的重要路径——专访中国
传统文化
促进会会长杨丽丽
2017.08.08
论坛
“我们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学习《关于实施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寻找中国
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的最佳解决方案,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重新出版注释四书五经,举办木偶大赛、成立‘感恩文化委员会’并举办系列活动等,就是要通过诸多尝试,寻找一条中国
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的最佳途径。”中国
传统文化
促进会会长杨丽丽谈起中国
传统文化
的发展和传承,不仅有思考更有实践。 冯智军:中国
传统文化
促进会近期推出系列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杨丽丽:自中共中央办公...
查看更多
陕西:非遗保护传承路越走越宽广
2017.08.08
专题报道
陕西省级非遗项目民间舞蹈“牛斗虎”进校园 从最初60平方米到400平方米,再到现在的1500平方米,开馆5年、二度扩建的陕西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连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这里不仅是2万多件非遗实物的“家”,更是民间艺人的技艺活态传承基地,是传承人与广大参观者交流互动之地,是陕西省文化厅、省教育厅命名的中小学生社会教育基地,是把古老非遗积极融入当代生活的一个窗口。“作为优秀
传统文化
在当代活态呈现的主体内容,非遗正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使命。”陕西省文...
查看更多
何毅:中国非遗资源价值最大化的三个维度、三大驱动力
2017.08.07
论坛
第1707期文化产业评论:对于中国非遗价值的理解,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文化传承价值维度;产业经济价值维度;国家文化战略价值维度。中国非遗资源价值最大化的三大关键驱动力:科技驱动力;金融驱动力;设计驱动力。一起来看看作者的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沉淀积累下来的重要财富宝藏,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被誉为民间文化历史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它接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力和创造力,代表着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
查看更多
手工艺设计国际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17.08.04
其他新闻
原标题:振兴手工艺 增强文化自信 手工艺设计国际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在以往的观念中,设计要么被理解为一种单纯的艺术活动,一种美术和装饰的活动;要么被完全理解为工业产品设计,被理解为一种纯技术的活动。为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的传承与振兴,推进手工艺设计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传统技艺和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借鉴国内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提升设计制作水平,培育一流的中国工匠和知名品牌,由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港澳台办公室)指导,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文化传媒集团...
查看更多
1
563
564
565
566
567
74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