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全球化进程中非遗安全问题的思考
2016.06.07
论坛
一、非遗发展的最大的背景是全球化进程的深化 在全球化的话题中,非遗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对非遗传承发展这一话题的关注与重视,一方面是基于在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非遗价值及其重要性的再认识、再发现。也就是说,非遗资源作为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区域、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重要精神与物质财富,是最为重要、最为独特、最为丰厚的民族财富。另一方面,全球化进程对非遗的传承发展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人们生存的空间概念边...
查看更多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4号)
2016.06.06
地方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2015年12月30日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34号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15年12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
查看更多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6号)
2016.06.06
地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文化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
传统文化
表现形式,以及与
传统文化
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
查看更多
守住承载乡愁的农村传统景观
2016.06.03
论坛
农村传统景观文化是经历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形成的乡村风貌,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配合浙江淳安县景区化建设调查,近期,笔者走访了该地区,感到农村传统景观保护已时不我待。 农村传统景观一般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组成。它包括山水、古树、古屋、古桥以及风土人情、礼仪习俗,甚至牧童短笛、晨暮炊烟等特定的农村符号和画面也包含其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江浙一带的农村,还可以看见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和砌成的围墙、戴斗笠的农夫背着犁耙的身影,还能听见老水车吱吱呀呀的转...
查看更多
2016年”文化遗产日”非遗活动精彩纷呈
2016.06.03
其他新闻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马盛德介绍了今年文化遗产日前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 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201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5周年。6月2日上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 2016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马盛德介绍了今年文化遗产日前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
查看更多
光影留声 音韵永传——从《百鸟朝凤》谈非遗抢救性记录工作
2016.06.01
论坛
随着著名制片人方励的一跪,原本不被关注的小众题材电影《百鸟朝凤》成为近日热词。这部反映西北土地上新老两代唢呐匠人命运转乘的文艺片,在难得地展现了根植于乡土间的文化传续以外,更令人对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冲击产生反思。 影片中,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急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已日渐渗透到那片原本淳朴踏实的黄土地上,代代相传的民俗文化逐步走向衰落瓦解的边缘。面对洋乐队所代表的外来文化的强势来袭,老一代唢呐班主焦三爷一声令下,带领...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研究——以复州皮影戏为例
2016.06.01
论坛
皮影艺术,又称皮影戏、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驴皮做成的人物剪影,在光源的照射下隔亮布进行演戏,它是集绘画、文学、舞蹈、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中国皮影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在明朝传入辽南地区,复州皮影文化由此开始形成,经过历史的发展,几经传承和演变,最终形成了扎根本土、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复州皮影戏文化。复州皮影戏被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警钟在敲响 众所周知,一个时代或地区的经济...
查看更多
一场立体式时空对话 京津冀三地非遗展6月亮相
2016.06.01
其他新闻
在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期间,由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北京市文化局、河北省文化厅主办,京津冀三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美术馆承办的“第二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将于6月8日至12日在天津美术馆举办。 故宫博物院等国宝级专家首次莅津 本次联展以“非遗与现代生活”为主题,包括展览展示、专场演出、“新皇会”展演等三个部分,展览展示部分汇聚了京津冀三省市及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的11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除了临终关怀,还能做什么?
2016.05.26
论坛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在概念上仍然存在着无数混乱和争议,但是随着国家文化遗产日的设立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的逐步实施,发掘、登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却似乎一点也没耽搁,已经进行得差不多可以说是“蓬蓬勃勃”、“热火朝天”了。雷厉风行的大跃进作风再一次显示出了它的威力。 当然与每一次大跃进一样,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随之而来的又是盲目性和破坏性的问题:地方政府为了争业绩、创品牌,商人为了有利可图的投资,纷纷争抢上“名录”、搞开发...
查看更多
从《百鸟朝凤》看唢呐等传统艺术传承与保护
2016.05.26
专题报道
数百年来,唢呐曾是婚丧嫁娶场上风风光光的主角,而今却在时代车轮碾压之下,落得消弭凋零、难以为继。在电影《百鸟朝凤》中,新老两代“唢呐匠”在现实冲突中挣扎、无奈、坚守的匠人精神,令人动容;而屏幕外,如何传承民族文化根脉、不让百鸟朝凤这样的艺术成为绝响,更发人深思。 作为音乐指导,陕西省级唢呐非遗传承人郭玉生在电影《百鸟朝凤》里,就是那支幕后的“唢呐”。 郭玉生:这是吴导的心愿,就是利用陕西的地方音乐写一部电影。 “礼乐文化”自古是中华文明的...
查看更多
1
609
610
611
612
613
74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