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达仁堂牛黄清心丸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牛黄清心丸为传统名贵中成药,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在《金匮要略》“薯蓣丸”的基础上,加入牛黄、麝香、冰片、羚羊角等药而成,具有“清心火、祛湿热、健脾益肾、活血化瘀、安神定志、养生延年”的功效。达仁堂牛黄清心丸制作技艺即针对该药物的传统知识与实践。 “薯蓣丸”最早记载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用于治疗“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以补虚为主。后经宋代名医加减化裁而成“牛黄清心圆”,收录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成为经久不衰的效验名方。传至清代又经太医院调...
查看更多
中医诊疗法(张氏经络收放疗法)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张氏经络收放疗法是运用特有手法点按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始于清末,由张二春先生创立、其子张德文先生完善、其孙张中有先生从发源地河南省偃师区弘扬到新乡市,至今已历6代120余年。该遗产项目核心区在河南省偃师区、新乡市,北京、广东、福建、四川等地也有较多分布。 张氏经络收放疗法以《周易》《内经》《难经》等国学精粹中的哲学思想和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手指对病人患处的触摸获知病人的反应,同时结合整体观,通过“外观气色、内察病源、四...
查看更多
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朔州传统鎏金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朔州传统鎏金技艺是主要流布于山西省的一种传统铜器制作技艺,传承中心区为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并随着历史发展逐步向南流传到忻州五台山地区,向北经右玉杀虎口流传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向东流传至河北张家口。朔州地处山西省北部,为半干旱草原地带,境内铁路、公路便利,区位交通优越,为该项目的传承、传播创造了有利的地理条件。 朔州传统鎏金技艺以制作鎏金铜佛像为主,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首先把金和水银高温合成金汞剂(金泥),然后将其涂在青铜器或银器表面,并用炭火烘烤,以此蒸发掉...
查看更多
中式服装制作技艺(香港中式长衫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香港中式长衫制作技艺是流布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传统服装制作技艺。香港位于中国南部,是珠江三角洲的一部分。长衫是香港居民普遍认同的正装,新界大宗族举行周年仪式节庆活动时、上环文武庙举行秋祭仪式时,男士都会身着长衫;女士在上班、参加重要仪式、出席正式社交场合时也会首选长衫。共同的文化认同,促进了香港中式长衫制作技艺的产生和发展。 香港中式长衫,虽然有男女装的分别,但基本上衣身均由长布片构成,衣长掩足(亦称“衣裳连属”),故名“长衫”。女装长衫可单独穿着,亦可加穿...
查看更多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塔塔尔族传统糕点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塔塔尔族传统糕点制作技艺是塔塔尔族世代传承的一种传统美食制作技艺。塔塔尔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主要散居于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镇及其他农牧区。塔塔尔族传统糕点制作技艺主要流布于塔城市并辐射至周边区域,该市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是中国通往中亚地区的前哨,是东西方民族文化的交汇地。 塔塔尔族传统糕点制作技艺融合了欧洲民族的饮食特色,19世纪由塔塔尔族民众从中亚带到新疆。塔塔尔族妇女以烹饪手艺高超、善于制作各种烤饼和糕点闻名遐迩。她们做出来的糕点美味可口、品种...
查看更多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是我国传统面食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流布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及周边龙游县、江山市、开化县等县市,并辐射至其他区域。衢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农作物品种丰富,盛产水稻、小麦、芝麻、花生等,是麻饼制作的优质原料。 邵永丰麻饼以黑、白芝麻为主料,辅以面粉、饴糖、瓜仁、果仁等制成,从食材处理到麻饼成品,前后百余道工序全部由麻饼师傅手工完成。其基本工艺可分为食材处理、调皮搓馅、揉团分只、包馅摧饼、双面上麻、吊炉烘烤等。其中...
查看更多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李连贵熏肉大饼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李连贵熏肉大饼制作技艺是我国传统面食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发源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目前主要流布于四平市。四平市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属东北黑土地带,气候四季分明,土质肥沃,生产的东北小麦磨出的面筋性大、味香,养殖的东北黑猪肉口感好、味醇香。白山黑水间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为李连贵熏肉大饼制作技艺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优质原料。 一百余年前,李连贵创制了独特的烙饼和煮肉烹饪制作技艺,中药秘方是其核心。肉,要在老汤中加入秘制调料煮制、熏制,制成的熏肉色泽棕红...
查看更多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太谷饼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太谷饼传统制作技艺是一项传统面食制作技艺,以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原为太谷县,2019年12月9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撤县设区)为流布核心并向周边区域辐射。太谷区位于山西省晋中盆地东北部,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南山峦起伏,河渠纵横,水质清洁,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当地的冬小麦和生产粞糖用的谷子,颗粒饱满,品质优良,为太谷饼的生产制作提供了丰富而优质的原料。 太谷饼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了我国传统食品胡饼(由西域引进的一种烤制类食品)的制作原理,又有其自身特点。制作...
查看更多
晒盐技艺(运城河东制盐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运城河东制盐技艺始于唐代,是一种古老的池盐制作技艺,主要流布于山西省运城市并辐射至周边区域。运城市属暖温带半温湿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水份蒸发远大于降雨量,十分有利于池盐生产。运城盐池是世界第三大硫酸纳型天然内陆盐湖,含盐量高,盐密度达每立方厘米1.25以上。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盐湖为制盐技艺的产生与传承提供了优厚的条件。 运城河东制盐技艺利用运城盐湖老滩水,通过集卤蒸发生产结晶盐,其核心技艺历经千年传承未曾间断,在生产实践中,人的直觉和经验...
查看更多
藏香制作技艺(敏珠林寺藏香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敏珠林寺藏香制作技艺是藏香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流布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囊县敏珠林寺。扎囊县位于西藏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冈底斯山南麓,植物资源丰富,为藏香制作提供了原料来源。“扎囊”在藏语里意为“刺树沟内、山桃林中”,可以说,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和人文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敏珠林寺藏香制作技艺。 敏珠林寺藏香制作技艺依托传统藏医学理论,使用白檀香、紫檀香、丁香、诃子、毛诃子、土木香、藏红花等30多种珍贵纯天然藏药材,经过碾磨、搅拌、制作、晾晒等几道工序精制而成,始...
查看更多
1
281
282
283
284
285
74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