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1 星期三 农历四月廿四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7)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9)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301)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委员议政:把脉“非遗”话“乡愁”
2017.03.13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前已成为中国社会共识,但应如何提振内生动力、延续文脉乡愁?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给出建议。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它的展示吸引了一些市民的驻足观看(摄影:王秋兰) 探索“非遗”扶贫 目前,中国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72项,省级则13087项;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认为,“非遗”保护不应是“凝固”的保护、使其成为文物,“对可以制造...
查看更多
少数民族非遗文献展在京开幕
2017.03.13
其他新闻
3月9日,由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民族文化宫、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民族文化宫展览馆承办的“中国少数民族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暨文献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 此次展览共展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14个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蒙古族长调民歌、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朝鲜族农乐舞、藏戏、侗族大歌等的文献300余种,以及相关音像视频,供广大观众参观、欣赏、阅读。 全国少数民族古...
查看更多
焕发蓬勃生机 展现独特魅力——两会代表委员聚焦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
2017.03.10
专题报道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从整体上对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今年两会期间,多名代表、委员就如何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让优秀
传统文化
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展开一系列交流与...
查看更多
广西打造“壮族三月三”民俗盛宴 今年办430项文化活动
2017.03.10
其他新闻
南宁市武鸣区壮族小歌手在唱山歌(摄影:黄艳梅) 广西官方3月9日向媒体介绍,今年“壮族三月三”期间,广西将在全区组织430多项文化活动。广西着力把“三月三”打造成一个集民族文化、群众体育、风情旅游、特色消费于一体、全区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对国内外游客有较强吸引力的民族文化嘉年华。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广西区内的壮、汉、苗、瑶、侗等各族民众都会欢聚一堂,举办唱山歌、抢花炮、打铜鼓、抛绣球、打扁担、舞春牛、师公戏等民族特...
查看更多
新疆木卡姆艺术的“薪火相传”
2017.03.10
专题报道
今年12岁的麦尔丹·艾力是乌鲁木齐39小学的学生,经过两年学习,他已可熟练地弹奏热瓦普(维吾尔族弹弦乐器,木卡姆伴奏乐器之一)。 麦尔丹·艾力说:“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
传统文化
,而且热瓦普音色明亮,很好听。” 两年前,麦尔丹·艾力加入了学校的“十二木卡姆乐团”,每天下午放学后的两小时是他的练习时间。“我不仅学会了热瓦普弹奏,还会弹奏都塔尔、弹布尔、艾捷克(木卡姆伴奏的乐器)。”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诗、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综合艺术...
查看更多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7.03.10
其他新闻
编者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先后于2017年3月3日和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两会期间,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话题引起代表、委员热议。高培芬委员:既要传承,更要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诸城派古琴传承人高培芬长期从事古琴的教学研究工作。今年两会,她带来了“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保护体系,加强行政监管职能”的提案。她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传承是最好的保护”。她提出,应将优秀的“非...
查看更多
将保护非遗文化提升到文化自信来认识
2017.03.09
论坛
2017年的“两会时间”开启,文化艺术界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们的提案与观点陆续呈现,如何通过艺术的力量迎接文化大发展时代的来临,代表们如何以独特的艺术实践的视角为国建言献策?以下是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教学委员会导师、中国美协理事李延声的提案:“将保护非遗文化提升到文化自信来认识”。提案内容: 我国优秀的
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其中非遗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保护非遗文化,是我们提高文化自信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这些年...
查看更多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部省市联席会议在京召开
2017.03.09
其他新闻
3月7日,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就举办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京召开部省市联席会议,听取第六届国际非遗节前期筹备工作情况汇报,审定并原则通过总体方案,决定将本届国际非遗节作为首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于6月10日至18日在成都举行。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丁伟,副省长杨兴平,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办好国际非遗节这一国家级、国际性文化节会活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
查看更多
王勇超:加强民俗文化的研究与保护
2017.03.08
论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关中民俗博物院院长王勇超接受中国社会科学网采访 (摄影:张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振信心,鼓舞人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关中民俗博物院院长王勇超3月7日在陕西代表团媒体开放日发言时说,听到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自己感到自豪。6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近年来国家进一步把民生放...
查看更多
传承保护京剧艺术在行动——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
2017.03.08
专题报道
《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成果座谈会现场 2月22日,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主办的《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成果座谈会在全国政协文史馆举行。出席座谈会的杜近芳、迟金声、刘长瑜、叶少兰、谢锐青、于魁智、张建国、王蓉蓉、胡文阁、朱强等京剧名家对这一工程给予充分肯定,并盛赞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 &nbs...
查看更多
1
592
593
594
595
596
74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