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3 星期二 农历四月十六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跨界”古琴家陈长林:琴心悠悠七十年
2016.12.06
人物
既是科学家又是音乐家的跨界人才并不多见,比如爱因斯坦,身为物理学家的他拉得一手出色的小提琴。中国也有一位在科学与音乐之间游刃有余的人物,他就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陈长林。 2015年11月7日,陈长林在北京大学举办诗词古文吟唱讲座,众多学者以及音乐爱好者顶着寒风前来聆听,能容纳500人的教室座无虚席,过道里都被听众挤满。这场讲座由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北京大学中文系主办。 陈长林的讲座不同寻常...
查看更多
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国梦的魂与根
2016.12.06
论坛
【核心观点】“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助于激起国人继承优秀
传统文化
的热情,增强文化自信。中华文化中的精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将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然为人类文明提供宝贵的精神资源 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11月30日,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贝叶经:一叶傣史,一刻千年
2016.12.05
论坛
波空论在专注的刻贝叶经一张一尺见方的小桌子,是波空论刻经的工作台象征”光明“的贝叶树常被栽种在佛堂附近 以脆弱书写对抗遗忘的坚决 人是善于遗忘的。为了对抗遗忘,人创造了文字。但一开始,文字不是写在纸上。墙壁、羊皮、木头、帛画,都曾是书写文字的重要载体。 而在中国西南边陲,树叶仍然是傣族人记录古老智慧的一种材质。这种树叶来自内地很少见闻的贝加罗树,经过一番加工,千年不腐,顽强地保留了古代作者刻下的智慧。 锦绣-非遗之美发现之旅,在坚持了3年之后,今年...
查看更多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如何管理与评价——以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
2016.12.05
论坛
山西中部地区在文化区域概念上可泛指为“大晋中”。其文化具有历史典型性、资源多样性、遗存传承性,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占有突出地位,是华夏
传统文化
的典型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文化部批准在晋中、太原、吕梁三市19个县(市区)建立“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初步实现了对大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但也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地域分散,涉及晋中、太原及吕梁三地,致使管理主体...
查看更多
上海牙雕:突围于“濒危”与“非遗”之间
2016.11.30
论坛
牙雕作品《太阳神》,胡昌民创作于一九七九年,首创人物雕刻与镂空雕技法相结合 对于钟爱牙雕艺术并以其为一生事业追求的胡昌民先生来说,1989年无疑是一个重大关口。 这一年,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七届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协商大会上,为拯救非洲大象,该公约缔约国通过了“禁止象牙和象牙制品在国际贸易中流通销售”的联合协定,具体内容为自1990年起,杜绝象牙原料的国际进出口。中国,也是该公约缔约国之一。 这意味着,包括上海牙雕行业在内,凡是需要运用象牙的中国...
查看更多
太古遗韵今犹在 君子养修世世传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太古遗韵——中国古琴文化大展”
2016.11.30
专题报道
故宫博物院藏伯牙鼓琴图 观众在展厅体验古琴弹奏(摄影:喻非卿) 继推出了“民族记忆 精神家园——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红色记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馆藏文献展”之后,为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古琴艺术知识,11月22日,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的“太古遗韵——中国古琴文化大展”正...
查看更多
非遗传承人的“当代文化传承”
2016.11.30
论坛
“2001年5月18日,是中国昆曲艺术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日子,当时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第一次,可是在当时在国内并没有引起多少反应,相反稍晚四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日本歌舞伎,在日本国内是举国欢庆,当时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比较了解这方面的工作,也就是从这个时间开始,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开创了局面,到今天整整十五年的时间。”这个场面一直在中国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的脑海中。 十五年之后,去到中国的任...
查看更多
重建戏曲健康发展的生态
2016.11.29
论坛
戏曲在党和国家大力扶持下,经过广大戏剧工作者两年来的不懈努力,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戏曲的当代传承发展和繁荣离不开文化自信、返本开新、还戏于民。 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的重要载体。如今,戏曲面临着西方文化和现代艺术的严峻挑战而出现困境。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家出台大力扶持戏曲的各项政策,给文艺界和戏曲界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
查看更多
非遗手工艺的活态传承和文化创新
2016.11.29
论坛
在今天,活态流变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传承特征。因此,当代非遗发展应当有效进入市场,成为具有高附加值和文化价值的流通商品,并与市场发生良好的互动,相互推进,成为带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力量和原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词汇,从字面上看似乎有些悲壮色彩。这些曾经鲜活生动、红极一时地出现在人们传统生活中的手工技艺、戏剧音乐、活动饮食等,诚实地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样貌和悲欢离合,如今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面临传承问题。 中国当代生活还需要传统非遗吗 当代...
查看更多
话说二十四节气——CCTV《家园》节目
2016.11.29
论坛
肖薇:现场在座的各位朋友,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东方月:大家好,欢迎走进《家园》。 肖薇: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优秀,而聪明智慧的民族,在古代我们就有了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靠着这些聪明、智慧,中华民族不仅养育了自己,而且也大大推进了世界人类文明活动的进程。 东方月:没错,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我想都能够如数家珍地说出我们古代的一些文明成果,比如说像“四大发明”。其实有一项文明成...
查看更多
1
602
603
604
605
606
74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