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21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廿八   
搜索
优秀实践名册
  这项创新的教育计划有两个总体目标:通过把当地的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结合到课程中,促进以价值观为基础的教育,通过教育、培训、直接的活动、增强意识为保护埃尔切的遗产做出贡献。1968年在普索尔(Pusol,西班牙埃尔切的乡村)的只有一名教师的乡村公立学校,该项目成功地将文化遗产与正式的教育相结合。儿童们在老师和外界合作者的指导下,在游戏的氛围里探索埃尔切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承人接触,直接发挥保护的作用。孩子们在实地调查中收集数据,列举描述博物馆的收藏,互相传...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每年一月的狂欢节期间,响铃人在行进中穿过克罗地亚西北部卡斯塔夫地区的村庄。他们穿着羊皮衣,腰间围着串铃,独特而惹人注目的帽子用常青树枝装饰,二至三十多个响铃人跟随一名手持常青树枝的引导者,一起阔步摇摆。他们髋部有节奏的互相碰撞以及向空中跳跃的动作使步态生气勃勃。表演群体中可能还包括戏剧人物,诸如一个恶作剧者“熊”,不停地从它的两个“警卫”的控制下逃脱。响铃人到达一个村庄时,先在镇中心的广场上围成同心圆,然后猛烈地震响串铃,直到居民提供给他们食物和休息...
查看更多
羌年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羌年是中国四川省羌族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祝活动。节日期间,羌族人民祭拜天神、祈祷繁荣,在释比(神父)的细心指引下,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举行庄严的祭山仪式,杀羊祭神。然后,村民们会在释比的带领下,跳皮鼓舞和萨朗舞。活动期间,释比吟唱羌族的传统史诗,人们则唱歌、喝酒,尽情欢乐。新年之夜,每个家庭的一家之主会主持祭拜仪式,献祭品和供品。近年来,由于人们的迁徙活动日益频繁、年轻人对...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沙士木卡姆这一传统文化现象,在中亚一个称为玛瓦拉尔纳尔(Mawara al—nahr)的地区,以多元文化的城市为中心,已流传了十个世纪以上。这个地区就是现在的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木卡姆是一种复杂的音乐形式,它的定义简而言之,就是“根据弦乐优美的音阶创作出来的旋律和歌曲”。沙士木卡姆(用塔吉克的阿拉伯语可直译为“六个木卡姆”)是多种文艺品种的综合体,包括声乐、器乐、旋律和节奏性语言、文学以及美学观念等。它可以独唱,也可以合唱,由弦乐、弓弦乐、打击乐...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伏佳拉,是一种由斯洛伐克牧羊人演奏的三个音孔的很长的长笛。它被认为是完整的斯洛伐克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笛子的主要部分有160到200厘米长,它和一个50到80厘米的稍短的突起相连,它能使气流通过而到达很宽的低音部分。这种乐器有一种特殊的粗糙声音,它主要是用来呼叫用的。这种忧郁的、带有狂想色彩的表达形式是根据歌曲的内容形成的,这个内容和牧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以及他们为了自由和权利所进行的斗争有关。伏佳拉的保留曲目是以声学技术所决定的旋律为基础的,如溪流...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申报书内容是保加利亚肖普鲁克地区由一组比斯萃萨的巴比——老年妇女表演的古老复调音乐、舞蹈和仪式活动。它包括不协和复调(diaphony),或称作shoppe复调和古老圈舞,以及为年轻女子举行成年礼的仪式活动(lazarovan)。  不协和复调属于歌唱复调类型,旋律由两声部构成,一个声部称为izvikva,意为大声叫喊,另一声部称为buchi krivo,意为起伏的低吼。其它歌手保持单一的持续低声,他们与领唱歌手的旋律音,形成一对二或一对三的对位。身着...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离爱沙尼亚海岸不远的波罗的海的基努和曼尼贾等小岛上,居住着一个600人的群体。数世纪以来,岛上的传统文化表达形式和农业传统被保存了下来,应主要归功于岛上的女性人口。在这座小岛上有居民以来,基努岛民一直保存着这样的习俗:男人们都出海去捕海豹和捕鱼,女人们则留在岛上种地和料理家务。由于丈夫、儿子和兄弟们长期出海,基努的妇女们便成了基努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基努文化传统体现在大量的歌曲、游戏、舞蹈、结婚庆典和手工艺制品上,以口授的 形式世代相传。  歌唱是...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表演艺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是流传于中国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在维吾尔人的特定文化语境中,“木卡姆”已经成为包容文学、音乐、舞蹈、说唱、戏剧乃至民族认同、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份和文化意义的词语。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中心,多种宗教并存传播,东西方文化撞击交融...
查看更多
古琴艺术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 2003年11月,入选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自动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琴一直占据着一个重要地位,和中国的书画、诗 歌以及文学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古琴是中国独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人们弹奏古琴往往不仅是为了演奏音乐,还和自娱自赏、冥思、个人修养以及挚友间的情感交流密不可分。 从早期的文学作品以及考古发现中...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遗”如何保护?亚洲11国专家昆明支招       传统市场不再,传承链条中断……在现代经济的冲击下,亚洲各国的“非遗”正在消失,不少传统技艺濒临消亡。2013年11月20日,来自柬埔寨、韩国、泰国、中国等11个亚洲国家的文化专家在第二届亚洲文化论坛上纷纷支招,分享“非遗”保护之道。   中国:增强文化自信和保护意识最重要   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和少英说,近年来,“非遗”保护掀起热潮,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根本目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举例称,丽江古城其...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