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26   星期五   农历八月初五   秋分 秋分
搜索
专题报道
要怎样的声音,才能吟唱出沿袭至今的千年古歌?要怎样的语言,才能讲述发生于滇山云水间的非遗故事?要怎样的影像,才能记录这一幅五彩斑斓的文化奇景? 如果你想知道答案,跟随《非遗里的中国》来云南吧!去聆听悠扬深沉的彝族梅葛调,去品尝象征人生三味的白族三道茶,去体验特色打陀螺、苗族的吹枪和彝族的跳菜,去欣赏乌铜走银技艺的精妙神奇,去感受傈僳族舞蹈阿尺木刮的粗犷与柔情……智慧、坚守、热爱、希望、创新,汇聚成多元丰富的云南非遗景观,融合在这片多彩绮丽...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推荐申报第七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工作的通知 (沪文旅发〔2023〕53号) 各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单位: 为推动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善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以下简称“市文化旅游局”)现开展第七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下简称“第七批市级项目”)推荐工作。现...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关于开展推荐申报第七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工作的通知 (沪文旅发〔2023〕53号) 各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单位: 为推动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善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以下简称“市文化旅游局”)现开展第七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下简称“第七批市级项目”)推荐工作。现...
查看更多
论坛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不少人眼中,非遗就像老古董一样,有点高冷,只适合摆在博物馆的展架上,“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最近这几年,只要你稍微留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非遗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从书签、文具、茶杯到时装、家电、数码产品,从吃的、喝的到玩的、用的,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含有非遗元素。 将非遗摆渡进现代人生活的是设计。设计让非遗“活”了起来、“潮”了起来。与此同时,非遗也为设计带来了很多灵感、素材和手段。 非遗丰富了现代设计的...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非遗展从实践到“活态”策展理念的发展,使得非遗展文案大纲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表现为非遗项目专题展、非遗综合展、非遗主题展等不同类型的叙述模式。从非遗保护方式、非遗策展原则、展览业态的角度分析,可将其展陈形式分为展品展、活动展、情景展。对各类策展叙述模式的基本面貌、策展重点,以及展览形式及理念的分析,可为后续非遗展览策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遗展;叙述模式;展陈形式;策展理念 引言 近20年,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非遗展示已成为博物馆展陈的重要内容,而且涌现出许多以展示非遗项目为主的非遗馆,成为各民族与地方文化传播及民众参与的有效途径。在非遗展示的实践层面,如何在活态保护与整体性保护原则下,按照非遗类别的形态进行分类展陈,发掘其展示的规律和方法是当下十分迫切的问题。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遗类别的划分,依据展示性原则可将其综合为民俗类区块、表演类区块、技艺类区块,探讨各区块的点状展陈、线性展陈、面状展陈以及综合性(场景化)、鲜活性(生活化)等...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云文旅规〔2023〕2号) 各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现将《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3月23日 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云文旅规〔2023〕2号) 各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现将《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3月23日 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当国家级非遗狮舞踏上戏剧舞台,神秘莫测的傩戏出现在方寸的数字屏上,当虚拟数字人穿上精致华丽的民族服饰……2023贵州非遗季为所有人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非遗盛会,让那些在时光里蒙了些许微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非遗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创新与跨界,既是古老的文明在当下的新生,也是年轻群体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背后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 2023贵州非遗季 非遗未来式·引领非遗跨界融合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依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中传云”,实现对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10个国家级非遗子项、360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76家非遗老字号非遗传播大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测,按照政策保障、队伍情况、非遗活力、媒体关注、舆情反馈五个指标维度,综合计算出2023年2月非遗传播活力值共计20021,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各省级行政区非遗活力值为6622,国家级非遗各地级行政区非遗活力值为7240,国家级非遗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