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17   星期四   农历六月廿三   
搜索
要闻
3月25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承办的“身体在场——传统舞蹈类非遗学术讲座与展示”系列活动第四场《非遗视域下传统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多功能厅举行,舞蹈研究所名誉所长欧建平、副所长卿青、原《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主任梁力生、资深研究员王宁宁、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王欣、教授李北达、青年教师武帅、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硕士研...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14期:2023年3月6日-19日 1.“传统舞蹈类非遗学术讲座与展示"系列活动在京举行 2.辽宁发布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 3.辽宁启动第四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 4...
查看更多
要闻
3月1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承办的“身体在场——传统舞蹈类非遗学术讲座与展示”系列活动第三场《跨境民族传统舞蹈文化交流与建设和谐边疆》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多功能厅举行,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原一级巡视员马盛德,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的名誉所长欧建平、原副所长江东、副所长卿青、一级演员张宜秋、资深研究员王宁宁、研究员金浩,以及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李北达教授,中央民族大...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非遗传承人是非遗的承载者、见证者和传递者,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建档保存是非遗保护事业的重中之重。为顺利推进湖南省2022年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相关工作标准和要求。2023年3月15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专项工作推进会在长沙召开,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王鹏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由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二级调研员肖正湖主持。会上省文化馆(省非遗保护中心)党委书记、馆长、中...
查看更多
要闻
3月1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承办的“身体在场——传统舞蹈类非遗学术讲座与展示”系列活动第二场《朝鲜族农乐舞的多样表述》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多功能厅成功举办。本场活动由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廖燕飞主持。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我国目前唯一以舞蹈之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本次活动围绕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的多样表述展开...
查看更多
论坛
▲作者:马盛德 【摘要】非遗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非遗最珍贵的是文化创造力的体现。我们的先民从对遥远又美好的想象转化为思考与探索,最后形成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我们中国文化的可知性,这对今天人们的创造,是一个极大的激励。非遗要走入现代生活,这既是非遗保护的重要理念,也符合非遗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传承人;要重视和传播非遗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价值。在非遗的活态保护与传承...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90后姑娘杨昌芹带了她的竹编新作《花开富贵》来北京。作为贵州省级非遗赤水竹编的第六代传承人,在2018年的一场“代表通道”上,她和竹编水杯曾成为全场焦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带来一个新消息,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的黄河流域非遗调查工作数据显示,近几年传承人的年龄分布已经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 今年两会期间,非遗被代表委员频频提及,并与“青年”“青春”等关键词密切联系。非遗传承人日趋年轻化,非...
查看更多
——全国人大代表成新湘
专题报道
编者按:在我国博大精深、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和气质情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非遗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中,均有着广泛发展空间和不可估量的价值。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成新湘带来了多份关于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建议,引发广泛关注。随着各地非遗馆建设步伐的加快,加强非遗馆的标准化建设和...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13期:2023年2月20日-3月5日 1.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2.文化和旅游部发布通知,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3.“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发布活动在京举办 4...
查看更多
要闻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各民族的发展历史、生活经验和审美趣味,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传承人们在不断坚守传统舞蹈技艺的同时,也用世代相传的身体语言贯穿起一条抵御时间销蚀力、保持民族文化连续性的精神血脉。 为积极推动落实国家非遗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充分利用中国艺术研究院非遗保护研究领域的有力资源,促进相关学术成果的交流研讨,展现传统舞蹈类非遗的独特魅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中国工...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