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17 星期四 农历六月廿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00)
机构
(0)
政策
(30)
资讯
(413)
清单
(93)
资源
(48)
学术
(111)
百科
(0)
其他
(5)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春雨”浸润文山 滋养文明传承之芽
2023.03.03
专题报道
日前,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春雨工程大讲堂暨文山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业务骨干培训班走进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带来一场滋养文明传承的“春雨”。 根据地方情况开展培训 作为多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然而,由于地处边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缺乏非遗保护的专业队伍,存在非遗人才匮乏等问题。 为帮助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提高非遗...
查看更多
赓续传统文脉 绽放时代华彩—西藏自治区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023.03.02
专题报道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阿旺顿珠是拉萨市林周县江多村人。他年少时就跟随父辈学跳热振卓舞,到如今,已经跳了40余年。 热振卓舞也称“热振曲卓”,起源于公元10世纪。整个舞蹈节奏鲜明,气势磅礴,是彰显西藏自治区历史文化与民族歌舞的绚烂瑰宝。2021年,热振卓舞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阿旺顿珠告诉记者,他经历过热振卓舞后继乏人的萧条时期,也深切感受到近年来舞蹈越来越受到重视,传承力度加强,重新焕发生机。 在第六批国家级...
查看更多
青海省新增9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23.02.24
地方新闻
日前,青海省政府印发《关于公布青海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昆仑山的传说”等9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获批认定并予以公布。其中,民间文学类6项,传统音乐类4项,
传统舞蹈
类2项,传统戏剧类5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3项,传统美术类8项,传统技艺类45项,传统医药类11项,民俗类13项。至此,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增至335项,主要呈现以下亮点: 一是严格法定程序...
查看更多
第十三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正式开幕
2023.02.23
地方新闻
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第十三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周口市淮阳区伏羲文化广场正式开幕,来自内蒙古、青海、四川、广西、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河南、云南、贵州、浙江等12个省(自治区)的39项国家级非遗项目,齐聚龙湖之畔,为广大游客献上了一道道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规划处副处长王辉;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党...
查看更多
新一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出炉,看它们怎样呵护珍贵非遗——培土护根,让古老文化光...
2023.02.22
专题报道
苗族妇女在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马号镇六合村赶制苗绣产品。(摄影:邰胜智/光明图片) 陕西省宝鸡社火脸谱绘制技艺传承人胥军权在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的非遗大集上展示脸谱绘制技艺。(摄影:李洁/光明图片)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光明图片 编者按 日前,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
查看更多
节庆相关非遗传播力跃升明显——元旦、春节期间非遗传播活力数据解读
2023.02.21
专题报道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依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中传云”,实现对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10个国家级非遗子项、360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76家非遗老字号非遗传播大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测,按照政策保障、队伍情况、非遗活力、媒体关注、舆情反馈5个指标维度,综合计算出2022年12月非遗传播活力值共计11995,环比有所回落。2023年1月非遗传播活力值共计18945,环比增长57.94%。 一、总体概述...
查看更多
第十三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即将启幕
2023.02.20
地方新闻
2月17日,第十三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新闻通气会在太昊陵景区统天殿前广场举行。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区长王献超、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三级调研员王立勇、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朱伟、淮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彬等出席了通气会。通气会由王彬主持。 据通气会通报,第十三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以“逛千年庙会、赏非遗展演、游羲皇故都”为主题,将于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
查看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连线的这座羌寨,藏着你不知道的“非遗密码”
2023.02.10
专题报道
走进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羌寨,穿过古朴庄严的羌寨大门,沿数十级台阶而上,左右扶梯点缀的羌红、彩旗随风飘扬,不远处刻有“全国文明村镇”字样的标牌,格外引人注目。 1月18日,石椅羌寨,羌红满挂,年味正浓,人们欢聚一堂,一片喜气洋洋。“新年好!”当习近平总书记与石椅村的视频连线接通的那一刻,村子文化广场里响起热烈的掌声,站在后排的群众用双手高高举起羌红,向总书记表达新春祝福。 作为全...
查看更多
非遗传承增年味 传统文化展新姿——青海省以社火为龙头全面开展新春非遗传承实践活动
2023.02.08
专题报道
2月6日,青海省以“美好青海·共享非遗”为主题的新春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落下帷幕。活动以传统社火为龙头全面开展了各级各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实践活动,搭建了展示交流平台,让群众在节日期间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了红红火火“非遗年”的浓厚氛围,增强了文化自信自强,让青海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据统计,春节期间全省线上线下共开展各类活动近百余场,惠益群众达260万人(次),活动呈现三个亮点。 传统非遗项目实践活动寻根...
查看更多
人民日报专版丨专家观点两篇:《系统呈现中国茶演变风貌》《茶文化——“大文化遗产”观的...
2023.02.06
论坛
编者按:近两年,中国茶在文化遗产体系的认定中喜讯频传。2022年5月,“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计划于2023年9月举行的第四十五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将作为中国唯一申报的项目接受审议,结果亦令人期待。 遗产的认定,使茶作为中华优秀农耕文明的鲜活代表和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为世...
查看更多
1
16
17
18
19
20
7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