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摘要: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社会的“规范共识”逐渐被社会转型所解构,植根于其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存续力面临威胁。结合案例来看,遗产化进程虽然使遗产项目得到了保护,但以社区外部力量为主导、以舞台展演和审美为镜像的保护策略并没有使其摆脱各自的传承困境,能够平衡多元行动方彼此利益和诉求的共识尚不完善,以致各利益攸关方对遗产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认定多有争议。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下的展演问题,思忖遗产项目如...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页面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活力展示平台依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中传云”,实现对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10个子项非遗传播大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测,按照政策保障、队伍情况、非遗活力、媒体关注、舆情反馈5个指标维度,综合计算出10月非遗活力值共计505398,城市非遗活力值均值为169.20,较9月数据降低12.59%。在数据基础上,通过综合分...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狮舞(广东醒狮)之所以形塑武术性传统,源于宋代以后武技型狮舞的南传与民间化。清代禁教抑武时期,广东习武群体以寓武于狮的方式延续尚武传统。清末民初以后,醒狮背负唤醒国家国民之使命,因能展示尚武精神而获得承认。以广东佛山为中心,依托文献梳理、田野访谈进一步分层考察可见:清代至民国时期,城镇、乡村的醒狮传承具有不同形貌。前者依托行会、武馆狮会以及寻求互助的手工行业劳动者而持续传承;而后者不管是依凭武馆拳社还是仰仗“迷童...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展)品征集工作的通知 (办非遗发〔2021〕19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要“统筹建设利用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做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展)品征集和展陈工作,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非物质...
查看更多
论坛
日前,《浙江通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志》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为《浙江通志》第九十一卷。全书为精装16开,共734千字,卷前图版23页图片38张,随文图片210余张,图文并茂,权威性与可读性兼具,是浙江通志史上第一部专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修志书。 《浙江通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志》共收录浙江省国家级及部分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3项。按照志书体例要求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行分类法,主体分为17章...
查看更多
论坛
21世纪以来,我国通过组建机构、架构体系、颁布法规、设立节日、确定项目、确认代表性传承人等举措, 在非遗保护的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因为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传统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民族认同感得以增强,民众的文化权益与经济利益得以保障。简言之,非遗保护工作具有极强的文化治理意义与经济发展意义。 民族民间舞蹈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理解与分析非遗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现状与机制,有利于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科学性。笔者以湖南桑植白族杖...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亟需性和重要性逐渐被学术界所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或在语言上更简洁的“非遗学”从三两个专家的提倡变成了基于较大共识的学科体系建设议题。非遗学被定位为一门前沿、交叉学科,其前沿性一方面在于它是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出来的非遗保护事业的新产物,另一方面在于它正以崭新的方式推动文化多样性条件下的人类文化认同;其交叉性既是学科演变的历史现象,也正借助新文科建设的动能互换理论整合和方法创新而成为显学。 【关键词】文化遗...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日前,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中央文化和旅游干部管理学院承办的“全国文化和旅游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2021年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培训班”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级以上市非遗保护中心的负责人和各市、县(市、区)非遗保护工作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开班仪式(摄影:李穗) 开班仪式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毛凌文主持。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查看更多
论坛
2020年12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主办,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施光南音乐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保护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顺利召开。中国艺术研究院原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江东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邵国平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郭克俭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与会专家围绕“传统舞蹈的传承途径与方法”“传统舞蹈进校园的实践与反思”“传统舞蹈如何活态传...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传统节日、戏剧、评书、武术等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民口传心授、世代相承的无形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是历史文化与民族记忆的集中反映,是民族情感表达与民族精神传递的重要载体。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逐渐强化、文化强国战略持续推进之际,学校作为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应自觉且积极承担起非遗保护、传承的重担,不断优化教育形式、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理念,实现非遗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对接,不断提升...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