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696)
机构
(0)
政策
(30)
资讯
(410)
清单
(93)
资源
(47)
学术
(111)
百科
(0)
其他
(5)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2019山东“非遗月”突出乡村振兴
2019.01.31
地方新闻
1月28日,2019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下简称“非遗月”)系列活动在山东济南启动。启动仪式上举办了主题为“中国节·中国年”的展演活动,山东多个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亮相,充分展示了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传承理念。今年山东的“非遗月”紧紧围绕中央和山东关于脱贫攻坚的有关要求和部署,充分展现全省非遗助力脱贫取得的丰硕成果。1月28日至2月19日“非遗月”期间,山东各地将举办685项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其中,近九成的活动直接或间接...
查看更多
湖南1500余场文旅活动惠民迎新春
2019.01.30
地方新闻
文化大集、春节联欢会、展览、庙会……春节临近,各类丰富多彩的文旅惠民活动成为了全省人民春节里一道必不可少的文化旅游大餐。1月23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19年春节文旅惠民活动媒体见面会,通报春节期间全省文化旅游惠民活动情况。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凌之发布新闻,厅副巡视员王鹏等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今年春节期间,全省各级文化旅游部门将开展各类文化、旅游活动1500余场次,覆盖全省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涵盖全省专业艺术、群众文化、文博纪...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26期
2019.01.15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第26期:2019年1月1日—1月13日本期信息一览:▲ 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 内蒙古公布第六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18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在京揭晓一、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1月3日至4日...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 三晋五千年文明的传递者——山西深入学习广泛宣传贯彻落实《国家...
2019.01.03
专题报道
首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山西省工艺美术馆 山西省工艺美术馆七楼展厅 山西省工艺美术馆二楼展厅山西省工艺美术馆一楼展厅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基地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基地展厅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党的十九大以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一个崭新发展时期。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山西省各级文化部门不断出台政策,扶持队伍,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25期
2019.01.02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第25期:2018年12月17日—12月31日本期信息一览:▲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 亚太中心管委会第七次会议在京召开▲《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于2019年1月1日施行▲广西公布第七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江西举办非遗法律法...
查看更多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9.01.02
地方新闻
2018年12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五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89项。其中新增项目52项,第一、二、三、四批扩展项目37项。这89项非遗项目,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别,涉及全省21个市州和省级单位。至此,四川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由522项增加至611项。“天府之国”的四川历史悠久,巴蜀地域文化厚重,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查看更多
农历二十四节气(苗族赶秋)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苗族赶秋,又叫“苗族赶秋节”,是苗族人民在立秋时节欢庆秋收和青年男女社交的重大传统节日,集中展现了苗族的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苗族赶秋起源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周边省市,主要流传于湖南省花垣县,在凤凰县、吉首市、保靖县、古丈县、泸溪县以及贵州省松桃县、重庆市秀山县、湖北省来凤县等苗族生活地区均有流传。 苗族赶秋内容涵盖面很广,主要有祭祖、迎宾拦门、八人秋、苗鼓、苗山歌、玩龙、舞狮、边边场以及
传统舞蹈
、体育竞技等多种内容,规模巨大,影响深远,富有苗族...
查看更多
傩戏(临武傩戏)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地。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清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演唱多用本地方言,以锣、鼓、钹等打击乐器伴奏,多数戴面具表演。 临武傩戏是流布于湖南省郴州...
查看更多
怒族达比亚舞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怒族达比亚舞是以“达比亚”乐器名称命名的
传统舞蹈
表现形式,是怒族代表性舞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的怒族村寨。 云南省福贡县地处怒江峡谷,江东和江西的怒族达比亚舞由于地理位置和语言的差异,在弹跳舞步和音乐曲调方面稍有差异,以父子、家族或师徒方式传承。 “达比亚”是怒族的传统弹拨乐器,外形似琵琶、三弦,音色清脆、柔和、明亮、节奏鲜明,曲调丰富,富有表现力。达比亚早期为三弦演奏,后演变为四弦演奏,有12种定弦法,可以弹奏出不同内容的怒族民间曲调...
查看更多
铓鼓舞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铓鼓舞是由哈尼族男性表演的以铓鼓为道具的民间
传统舞蹈
,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南部坡头乡、普雄乡的8个哈尼族村寨,并辐射元阳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等周边地区。铓,铜制,分公母,母铓声音沉闷,仅为舞蹈伴奏;公铓声音清脆,为舞蹈用具。鼓,舞蹈用具,制作程序严格,伴有隆重仪式,蒙鼓皮时要在鼓里放谷子、豆、银器等物,杀鸡敬献后背过身子,反手将牛皮蒙在鼓框上。铓鼓舞一般为师承,由颇受尊重的老人教授给年轻人。 铓鼓舞是祭祀寨神“昂玛”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更多
1
44
45
46
47
48
7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