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熊自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傈僳族,1941年生,云南维西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傈僳族阿尺木刮代表性传承人。熊自义师从哇忍波学会了傈僳族代代相传的各种“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的跳法。他继承了傈僳族的古老民俗文化,成为邻近村寨节庆或婚丧嫁娶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近年来,他还组织了80人的阿尺木刮表演队,在农闲时排练,使村中年轻一代都能熟练掌握这种傈僳族的传统舞蹈
查看更多
洛松江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37年生,西藏昌都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锅庄舞(昌都锅庄舞)代表性传承人。洛松江村跳的锅庄舞,强化了传统舞蹈的节奏和旋律,增强了锅庄舞的欣赏性。代表作品有:《祝福昌都》《嘎昌都》《赞文成公主的服饰》等。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根据《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和《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近日,河北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全省共有258人入选。至此,河北省已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77人。此次入选的代表性传承人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非遗十大类别,年龄最大的为现年81岁高龄的廊坊霸州市火神信仰习俗代表性传承人王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塔吉克族鹰舞国家级传承人买热木汗(右二)在演示鹰舞(摄影:金娟)  10月12日,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举办了“南疆地区非遗传统舞蹈传承现状学术调研报告会”。会上,考察团成员呼吁,传统舞蹈的传承,自古乐、舞难以分离,且不能脱离其民俗环境,要注重对舞蹈类非遗的整体性保护。  新疆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多元的民族文化共生于此,产生了独特、丰富的乐舞文化。“扬眉动目踏花毡”的《胡腾舞》、“左旋右转不知疲”的《胡旋舞》、“鼓催残拍腰身软”的《柘枝舞》……这一支支...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0月16日至18日,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陕西省传统工艺振兴工作培训班在西安古都大酒店开班。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顾劲松出席开班仪式并在会上发表讲话,省艺术馆馆长、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洪济龙主持开班仪式,并宣读了陕西省文化厅关于表彰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省文化厅非遗处副处长刘卫东安排部署了当前工作。来自各市县的60多名非遗工作代表参加了本次培训学习。顾劲松副厅长在讲话中表示,为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这一次我准备了南昌采茶戏、修水宁河戏、江西提线木偶戏3个项目,年底送材料,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希望明年能够全面开花……”日前,江西省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今年81岁的万叶高兴地对记者说。  作为因研究、保护传统戏剧而蜚声业界的文化专家,作为全程参与江西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申报工作的亲历者,万叶对2006年5月20日这个日子记忆犹新,那一天,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518项,其中江西有19个项目...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戈弋,一级导演,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研究所所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大多数缔约国相比,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在列入名录的标准方面侧重于强调传统文化实践在历史、审美、技术和科学等方面的价值,以及对于促进中华民族“大认同”的意义;而大多数缔约国的列入标准更多地体现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于非遗的定义,以及申报教科文组织两类非遗名录需满足的标准的导向,突出的是以社区为中心,尊重社区各项权利的伦理维度。从更好地履行《公约》义务和推动国内创新社会治理的角度出发,当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将于9月13日—17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本届非遗博览会的主题为“活态传承、活力再现”,旨在让非遗走近大众,贴近生活。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五大版块活动。本届非遗博览会主会场设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展馆共2层,展陈面积1.4万平米,现场活动分为五大版块。展演版块: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前广场,以及部分广场、公园,将举办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的展演活动,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和传统戏剧、曲艺等节目。展览版块:本届非遗博览会的主展...
查看更多
论坛
评剧《花为媒》吉剧《桃李梅》望奎皮影《三请樊梨花》  清腔唱一曲,余音自绕梁。8月16日,吉林传统戏剧节即将启幕。那么,什么是传统戏剧,我们又该如何从“非遗”视角欣赏传统戏剧呢?记者龚保华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吉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孙桂林。  传承在清晰 保护看力度  记者:以往,我省举办过多剧种的戏曲汇演和单剧种的吉剧汇演。这次传统戏剧节演出的剧目又都是戏曲,那么为什么称为传统戏剧节?传统戏剧和戏曲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孙桂林...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