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任乃贵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4月生,江苏省如东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跳马伕代表性传承人。1980年初与其他舞蹈专家合作对民间“烧马伕香”祭神舞进行了挖掘整理,在保留舞蹈传承性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形成了传统舞蹈跳马伕。多次参加省、市民间歌舞调演,均担任领舞,同时负责服装、道具制作。2006年编排的三百人跳马伕参加江苏省十六届运动会开幕式获金奖,2010年编排的一百人跳马伕参加农业部、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非遗项目展示评比获...
查看更多
布太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蒙古族,1949年6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萨吾尔登代表性传承人。蒙古族传统舞蹈萨吾尔登舞蹈技艺第三代传承人。8岁起开始学跳萨吾尔登舞蹈,熟悉十一种萨吾尔登的跳法,手臂动作丰富,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是掌握萨吾尔登舞蹈种类最多的民间艺人。舞姿优美动人,能将萨吾尔登舞蹈的诙谐幽默、端庄优雅表现得惟妙惟肖。广收门徒,授徒五百多人,在当地具有颇高的艺术影响力。
查看更多
喇翁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59年8月生,四川省盐源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搓代表性传承人。6岁开始学习甲搓舞。熟练掌握传统甲搓舞的曲调和舞步“措德”“甲搓优”等核心技艺,舞姿或明快,或轻盈,或豪放,收放自如。在倾心习练的同时,潜心研究探索、传承创新,使甲搓传统舞蹈形式和曲调发展得更加丰富,舞曲由原有的八个增加为三十四个。积极组织开展甲搓舞展演和比赛,通过多种形式向中外游客宣传甲搓舞及摩梭传统文化知识,组织动员年轻一代传授甲搓舞表演,是当地较有影响的代表性...
查看更多
张西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12月生,山西省侯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麒麟舞(麒麟采八宝)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耳濡目染对麒麟采八宝有着特殊的感情,十多岁就跟随老艺人侯积善参加乔村麒麟采八宝队。由于身材高大,动作灵活,舞步刚劲,擅长舞麒麟尾,与艺人王振平配合默契,是当地有名的麒麟舞组合。随着年龄的增长、技艺的提高,不仅在方圆几十里小有名气,还领队参加市、县民间舞蹈演出。作为肩负麒麟舞传承重任的民间艺人,每周日都无偿辅导乔村传统舞蹈队练习,为村民传授相关知...
查看更多
黄明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瑶族,1956年11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田林瑶族铜鼓舞)代表性传承人。田林县平山瑶族铜鼓舞第十二代传承人,出身于瑶族铜鼓舞传承世家,从小跟随陆亚乃、黄文述等艺人学艺。完整掌握田林瑶族铜鼓舞从祭鼓到具体舞段的核心技艺,传承竹琴舞、八仙舞、祝寿舞等瑶族传统舞蹈中濒临失传的动作,古朴自然、舞姿轻盈、风格独特,还擅长吹奏八仙曲和长短号等乐器。带领村民学习铜鼓舞演奏表演并多次外出展演,不断扩大瑶族铜鼓舞的社会影响力。
查看更多
贺娟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0年4月生,山东省日照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鲁南五大调代表性传承人。生长的家乡是鲁南五大调流行的地区,耳濡目染,从小就对这一艺术形式有着浓厚的兴趣。1997年后,师从刘克堂学唱〔满江红〕。从艺五十余载,较为全面地掌握鲁南五大调的技艺特点,尤以〔满江红〕为长。创新演出形式,将〔满江红〕与传统舞蹈“水族舞”结合,还原〔满江红〕历史面貌,扩大〔满江红〕的影响力。2013年,与王丙兰发起成立了日照市满江红艺术团,对推动鲁南五大调艺术的...
查看更多
陈宾茂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10月生,江西省赣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茶戏(赣南采茶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导演。13岁考入赣南文艺学校,向邝功海、谢德胜、林圣浩等老艺人学习,较全面地继承了采茶戏的精髓。1999年被授予首批赣南客家艺术教育基金奖。2005年因在全国十大文艺集成志书江西卷编纂工作中成绩突出获编纂成果一等奖。编排的江西赣南采茶教学精品组合课2009年获第九届桃李杯舞蹈大赛保护传统舞蹈文化贡献奖。2010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电视专题片《长...
查看更多
钟朝良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黎族,1934年5月生,2013年8月去世,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老古舞代表性传承人。1965年开始跟随父亲王启苗学习老古舞,由于热爱传统舞蹈且极具天赋,表演动作逼真优美。完整掌握老古舞表演套路,得到当地乡亲的赞许。父亲过世后成为当地老古舞的主持者。认真履行代表性传承人义务,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带徒授艺一百八十余人,还组织了老古舞表演队,活跃在当地的各个乡村。
查看更多
钟会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白族,1930年5月生,湖南省桑植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杖鼓舞(桑植杖鼓舞)代表性传承人。1936年起,师从民间艺人钟朝锐、钟朝恩、钟良旭,经过多年学艺,掌握了“九九八十一”套路,后通过对麦地坪白族七百多年的生产、生活习俗研究,以“倒丁字步”为步伐,将高难度的“四十八花枪”等武术动作融进传统舞蹈中。表演的仗鼓舞古朴庄重,更兼具粗犷与灵巧多变性。同时还熟练掌握桑植跳丧舞、花灯、傩舞等民间舞蹈的基本套路,是位民间舞蹈多面手。曾多次带队到吉首等...
查看更多
格玛次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30年7月生,四川省得荣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荣学羌代表性传承人。15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学羌舞蹈,凭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舞蹈天赋,一直活跃于当地民间各类节庆活动中。先后组建三支舞蹈队参加各类汇报演出并获奖。舞蹈时具有舞姿低矮、上身动作幅度小、变化主要集中在腿部的特点。长期收集和整理民间歌舞资料,宣传民间歌舞文化,积极传授传统舞蹈技艺,学徒遍及省内外。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