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10   星期三   农历七月十九   白露 白露
搜索
专题报道
  3月9日,辽宁省文化厅向社会公示了辽宁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共58项。其中包括了由沈阳市申报的刻瓷、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沈阳满族堆绫技艺和华山正骨诊疗技法等四项。   沈阳市从2005年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6年5月20日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包括了沈阳的谭振山民间故事、东北大鼓等非遗项目。2007年成立的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更是让沈阳的非遗保护工作走在了全国副省级城市...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二贵摔跤”表演。       10月18日至21日,应中韩文化旅游媒体总联合会事务局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隆化满族“二贵摔跤”赴韩国仁川参加了首届中韩文化贸易交流博览会,并进行了为期三天共6场的巡演,观众总数达5000多人。   演出举办地设在韩国仁川广域市中区月尾岛观光特区文化广场。蒙古族歌曲、侗族民谣、维吾尔族舞蹈、汉族古琴茶艺表演、民间吹糖人、皮影戏、传统舞蹈《拉花》和《太平鼓》等受到当地观众热烈欢迎,特别是《二贵...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占祖国六分之一土地面积的新疆,民族众多,又是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中外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在此并汇,形成了众多的文化现象。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十年过去,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走向了正轨,而且形成了自己的模式。     普及化的展示     2005年12月,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让新疆的民族民间文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受到世人的关注。那些散落在天山南北,带着泥土芬香的民间文...
查看更多
论坛
“非遗”数字化保护中的传统医药  诸国本     ●我国的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民族医药和其他民间医药三个部分。三者在学术上都是平等的。  ●中国的传统医药把“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作为重要内容,扩大并深化了“非遗”的内涵,最能够体现“非遗”的精神和灵魂,是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纲。  ●行业标准是比较高的规范,是一个圭臬。但人文学科尊重独创和唯一。所以,给一点宽容,留一点空隙和余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制订行业标准时应该注意的。  我国的非物...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歌曲和舞蹈是卡贝利亚(Kalbelia)社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一种表达。卡贝利亚曾经是职业养蛇人,今天他们不断变化和创新的音乐和舞蹈还令人想起他们过往的职业。女人们穿着黑裙舞蹈旋转,模仿蛇的动作,而男人们用过去抓蛇时使用的打击乐器铃鼓(khanjari)和木管乐器旁及(poongi)进行伴奏。舞者身上绘有传统的纹身图案,戴着珠宝和缀着的小镜子、绣着银线的戏装。卡贝利亚歌曲讲述神话故事,在“颜色的节日――洒红节”期间,还会演出特别的传统舞蹈。这些歌曲演唱还...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现在的阿伊努人是主要生活在日本北部北海道的原住民。阿伊努人的传统舞蹈主要在典礼和宴会上表演,是新组织的文化节日和私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阿伊努人的舞蹈形式多样,与阿伊努人的生活方式和宗教密切相关。传统的舞蹈风格是舞蹈者围成一个大圆圈,观看者有时进行无伴奏伴唱。有些舞蹈者模仿动物或昆虫的叫声和动作;其他如剑和弓的舞蹈,则是仪式化的动作;还有一些舞蹈是即兴的或是纯粹的娱乐。阿伊努人相信在他们的周围有神明,他们常常用舞蹈来敬神、感谢大自然。舞蹈也在正式的典仪...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种称为法国鼓乐的欢快的歌舞鼓乐艺术,体现了与古巴奥连特省的非洲海地文化的最久远和最明显的联系。  这种音乐是18世纪法国传统舞蹈与西非达荷美地区音乐融合的结果。18世纪90年代海地发生骚乱,海地的奴隶被转运到古巴的东部,他们将鼓乐也带到了古巴。这一文化传统的最初文字记载,是19世纪初期在距圣地亚哥和关塔那摩城不远的咖啡种植园里发现的。1886年古巴废除奴隶制之后,解放了的奴隶跑到城里寻找工作,这样,在古巴东部几个城镇中便形成了一些法国鼓乐团体。  这...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少数民族“非遗”如何进行产业开发? 包泉万   目前,我国55个少数民族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15个。这些项目可以进行产业开发吗?答案是肯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那么,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在产业开发时应当怎样运作?应该注意些什么?对此,应切记:  保护要当家,产业不宜“化”;  开发要审慎...
查看更多
论坛
当前我国传统民间舞蹈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马盛德  一、伪民舞现象的凸显  近年来,民俗、民间文化正在成为一种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在民俗传统中寻找自己情感的寄托,在熟悉的民间文化中寻求精神的栖息地。各种民俗村落、边地文化旅游、民俗活动、传统庆典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然而,在这种热潮中隐藏着一股“伪民俗”的暗流。这些伪民俗现象表现形态五花八门、名目繁多。有的为了功利目的任意添加、拼凑民俗事项,生硬地编造出一套在该地区根本不存在的、没有任何本土文化生态依据的民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进校园”:活体传承的创举陈朝霞     上林湖的传说、粉塑、工艺竹编、箍桶技艺、犴舞、蛟川走书、木偶摔跤、水火流星……这些名词让很多人感到陌生,这些植根在宁波土地上的民间文学、手工技艺、曲艺、民间舞蹈、传统体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仿佛一段久远的记忆,与现代都市生活相隔遥远。然而,在宁波许多中小学校校园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它们所吸引,正在关注、学习、传承这些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一切,要归功于宁波市文化部门推出的“非遗进校园”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