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90)
机构
(0)
政策
(4)
资讯
(171)
清单
(115)
资源
(6)
学术
(90)
百科
(0)
其他
(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如何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
2007.09.28
其他新闻
如何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 采访人:中华读书报记者 陈香 受访人:徐苹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系兼任教授) 陈昌笃(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教授,生态学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 徐苹芳:经济建设要给遗产保护让路 读书报:现在,保护世界遗产、人类遗产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共识。但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人口膨胀、资源减少,有人认为遗产保护在...
查看更多
国内24支
傩
舞队在永靖展现神秘民俗艺术
2007.09.17
其他新闻
国内24支
傩
舞队在永靖展现神秘民俗艺术 9月16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甘肃省文联、临夏州政府主办,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永靖县委、县政府承办的“甘肃永靖?全国
傩
文化艺术展演”在永靖县举行。
傩
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被誉为研究古文化的“活化石”,至今仍流传于全国20多个省区市和少数民族地区。永靖作为
傩
文化发祥地之一,
傩
舞戏文化历史悠久,保存比较完整,具有很高的历史、保护和研究价值,永靖
傩
舞戏已列入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举...
查看更多
166人成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2007.06.06
其他新闻
166人成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记者隋笑飞)才让旺堆、桑珠等166人3日被命名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166位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中,超过80岁的有18位,年纪最大的是93岁的纳西族东巴舞蹈传承人习阿牛,其中,有两位老艺人在其申报的过程中逝世,带走了他们精绝的技艺。 被命名的对象是杰出的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手工技艺和民俗技能四大类杰出传承人。这些传承人是技艺卓绝、传承有序的,并且是某一...
查看更多
江苏公布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04.04
其他新闻
江苏公布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月29日,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公布,进入省级名录的共有十大类123个项目。江苏省政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遗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分10个类别,123个项目。其中民间文学类7项、民间音乐类16项、民间舞蹈类14项、传统戏剧类11项、曲艺类8项、民间美术类24项、传统手工技艺类31项、传统医药类...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出版首发座谈会发言摘要
2007.01.04
其他新闻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出版 ――首发座谈会发言摘要 随着我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陆续被列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全面的整体性阶段,保护工作的实践呼唤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中国艺术研究院的8位学者,经过两年时间,撰写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这一重要著作,并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日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文化艺术出版社...
查看更多
京剧艺术研究家、脸谱画家--刘曾复
2006.10.08
人物
京剧艺术研究家、脸谱画家--刘曾复 郝玉萍 刘曾复,1913年生于南京,祖籍河北河间。幼年随父母迁居北京,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学系,曾任北京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生理学教研室主任,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本职生理学教授的刘曾复在京剧艺术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并担任京剧余(叔岩)派研究会会长,北京戏曲学校艺术顾问,中国戏曲学院首届京剧研究生班导师。 刘曾复学识渊博...
查看更多
正确处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步伐
2006.06.23
论坛
正确处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步伐 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秦东华 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也从侧面反映出最原始的生活情节及风俗习惯,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沿革的真实写照。就同仁地区流传至今的民族文化而言,古老而纯朴,神奇又壮观,博大且精深。如:同仁地区的《於菟》舞是楚文化中流传至今的楚风古舞,从庄重古朴、粗犷豪放...
查看更多
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以大理白族“绕三灵”为例
2006.06.23
论坛
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与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 ――以大理白族“绕三灵”为例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杨宴君 在世纪之交的200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了《全球文化多样性宣言》,2003年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公约》。这些公约的通过,不仅为解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可能会导致文化同源的问题寻求保护措施,同时也为世界各国对文化多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构建了一个平台...
查看更多
湘西土家族苗族艺术遗产价值评估及其保护措施
2006.06.23
论坛
湘西土家族苗族艺术遗产价值 评估及其保护措施 湘西州民族文艺创作研究所 张子伟 近十几年来,湘西酉水流域发掘出数十处旧石器、新石器时期遗址,证明一万到五万年以前这里就有土著先民生存繁衍。这一带巫
傩
文化的积淀特别丰厚。艺术遗产成为其中引人注目的闪光点。其品类繁多...
查看更多
中国地方戏剧种生存、保护和发展的四种形态
2006.06.22
论坛
中国地方戏剧种生存、保护和发展的四种形态刘 祯 中国戏曲有丰厚的资源,自宋金时期形成迄今千余年,形态更迭不断,却一直兴盛不衰,这也是中国戏曲发展的规律和特性。与中国戏曲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体系的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早已难觅其迹,只有被历史剥蚀的、残缺的石头剧场尚存一些痕迹,其艺术形态完全变成文本文献的历史记忆。中国戏曲则不然,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更迭递嬗、新陈代谢,由民间而城市,由南曲北曲形成“四大声腔”,迄“花雅之争”而出现地方戏蓬勃的局面。作...
查看更多
1
35
36
37
38
3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