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50)
机构
(0)
政策
(4)
资讯
(314)
清单
(105)
资源
(51)
学术
(74)
百科
(0)
其他
(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遂昌
元宵节
举行“班春劝农”典礼
2017.02.15
节气资讯
2017年2月11日
元宵节
,遂昌县在该县石练镇淤溪村举行2017“班春劝农”典礼,当地上千百姓依古礼祭拜神农、扶牛犁田,再现了明代农耕景象。这场重现400多年前农耕文化的盛典,还由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进行了现场直播。 “班春劝农”是遂昌传统迎春文化形式。“班春”即颁布春令,“劝农”是劝农事,策励春耕。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任遂昌知县时,以勤政爱民、兴教化、励农桑著称。那时起,“班春劝农”成为每年春...
查看更多
从渤海之滨到白山黑水,再到三江平原——东北大秧歌渐成百姓“最爱”
2017.02.14
专题报道
吉林省秧歌汇演上的演员(摄影:李哲) 热闹诙谐的辽宁抚顺地秧歌(摄影:王忠波)冰天雪地也挡不住黑龙江老百姓扭秧歌的热情(摄影:张建友) 老话说“没出正月都是年”。虽然元宵佳节已过,但对历来注重传统春节的中国百姓来说,各种各样的年俗总能让整个正月洋溢出浓浓的年味。在冰天雪地的东北,春节文化娱乐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能体现东北年味的秧歌更是无处不在。从渤海之滨到白山黑水,再到三江平原,辽阔的东北大地上锣鼓喧天、彩绸飞扬,欢快俊俏的身姿既是东北百姓豪迈奔...
查看更多
长乐古镇:跨越千年演“故事”
2017.02.13
专题报道
故事会现场(资料图片) 在湖南省汨罗市,有一座古朴而宁静的千年古镇,名叫长乐镇。汨罗江从镇南缓缓流过。曾经蜿蜒的麻石巷如今只剩下一条长约千米的老街,在岁月的侵蚀下,麻石显得嶙峋而沧桑。长乐故事会就在这麻石巷里绵延千年,成为长乐人每年魂牵梦萦的大事。 2月10日,农历正月十四,湖南省首届抬阁文化节在长乐镇举行。踩着高跷、古装打扮的人物踏着麻石路,从历史深处走来。喝彩声和喧闹声打破了长乐镇往日的宁静。接踵而至的“比故事”,吸引了数十万名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
查看更多
欢天喜地闹元宵
2017.02.13
专题报道
贵州省锦屏县隆里古镇的“花脸龙”舞龙队在乡间巡游(摄影:王道东)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又是一年元宵时,各地别出心裁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描绘出一幅欢天喜地闹元宵的人间喜乐图。 北京 龙腾狮跃闹元宵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元宵节
期间,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组织的“海之春”新春文化季系列活动继续上演。正月十五,在苏家坨镇前沙涧的“龙腾狮跃闹元宵”花会踩街活动中,来自各行政村、居委会、驻镇部队的27支花会队伍...
查看更多
如何消得此良辰——正月十五“闹元宵”(下篇)
2017.02.10
专题报道
汤圆面灯沾糕四、元宵食俗1、元宵元宵又名汤圆、说团、圆子等。
元宵节
吃汤圆,最早见南宋诗人宋必大的《平园续稿》,书中有“元宵煮食浮阔子,前辈似未曾赋此”的记载。宋时的浮圈子,亦名汤团。到南宋,仅临安的上元节食品,便有乳糖圆子、山药圆子、珍珠圆子、澄沙圆子、金桔水团、澄粉水团和汤圆等。那么,这类似米粉为料的“圆子”为什么能成为上元的应节食品呢?原来,
元宵节
必吃元宵,以取“团团如月”的吉祥意思。至明代,元宵作为上元节的食品在北京已很常见。其制法是糯米细面,内用核...
查看更多
如何消得此良辰——正月十五“闹元宵”(中篇)
2017.02.10
专题报道
柳林盘子会盛况柳林盘子会-“盘子”夜景二、民间社火等民俗活动1、柳林盘子会“柳林盘子会”又称 “天官会会”、“小子会会”,是流行于山西省柳林县县城及城郊穆村一带的盛大民俗文化活动。活动时间为农历正月十三至二十六,以
元宵节
为高潮。活动期间各街巷分段轮值,张灯结彩、高搭彩盘、遍点社火,或配以秧歌、弹唱;或佐以转九曲、斗活龙,汇聚十里乡亲,载歌载舞,共庆节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盘子民俗活动围绕“盘子”展开,“盘子”是一种制作非常精美的组合型阁楼式仿古建筑模型...
查看更多
如何消得此良辰——正月十五“闹元宵”(上篇)
2017.02.10
专题报道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明)唐寅《元宵》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
元宵节
,又称为“灯节”、“上元节”、“元夕”等,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也是汉字文化圈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节
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据有关史料记载,秦末就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
查看更多
传统节日要有“现代过法”
2017.02.09
论坛
逛庙会日益成为新年俗。图为上海城隍庙庙会。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春节前夕,中央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 “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该文件中的一个关键词“振兴”引人注目。它一方面说明,不少传统节日习俗已经衰落,另一方面也让人看到中央振兴传统节日习俗的决心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 传统节日首重人伦亲情 中国...
查看更多
展民俗 添年味:春节期间,各地非遗展演展示活动精彩纷呈
2017.02.06
专题报道
在云南弥勒市举办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民间舞蹈“阿细跳月”比赛现场 (摄影:陈保舜)江苏东台春节巡游踩街活动现场(资料图)江苏东台春节巡游踩街活动现场(资料图)原标题:春节期间,各地非遗展演展示活动精彩纷呈——展民俗 添年味春节是我国最具民族风情、影响最广泛、最热闹、最深入民心的传统节日,也是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衍生息的摇篮。为了丰富节日期间的群众文化生活,展现非遗的独特魅力,各地政府、文化部门和非遗保护中心在新春期间策划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香港:非遗清单是香港重要的文化资源
2017.02.04
论坛
提起香港,旅游者们的印象通常是节奏快、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靠着香港地铁荃湾站,在高楼大厦的掩映下,却有一片保存完整的古建筑,向人们诉说着她与众不同的过往。2016年6月,这里成为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所在地。 这座被称为“三栋屋”的古建筑,迄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围村之一。1981年被列为法定古迹;重修成博物馆后,1987年正式开放让市民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中心落户三栋屋古宅,博物馆馆长邹兴华称,因为香港很多非遗项...
查看更多
1
42
43
44
45
46
5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