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4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廿一   
搜索
专题报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0年11月16日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传统中医的一种医疗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剪纸,是遍布于我国传统民间社会的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剪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者和功能之多,流传之广,影响之深,价值之大,都是其他艺术种类无法相比的。剪纸是一门极简艺术,纸张在剪刀的每一次接触中改变自身的形态。中国民间剪纸的传承主体是中国亿万的劳动妇女群体,剪纸如同漫山遍野的野花,凭其朝气蓬勃的旺盛生命力,在人民的生活中年复一年的开放与生长,是一种民间自发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中国民间剪纸之所以有如此顽强的旺盛...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 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出版已有14个年头了。本书是从基础理论方面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拓荒之作,其学术性和应用性已被学界公认。目前,该书有三个版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的学术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的教材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的教材(修订版)。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及党中央提出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想、新理念,围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形势、新要求,2019年再次修订了《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预算的通知 财教〔2020〕19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为提高预算完整性,加快支出进度,经研究,现提前下达202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项目代码:Z135050000038,收入列202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110024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支出列20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用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
查看更多
论坛
导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列为五大领域,为确认非遗的表现形态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分类框架。首先,非遗来自生活实践,并在遗产化进程中被切分、归类、标记和认定为遗产项目,出现在不同的领域或门类之中。但就文化现实而言,非遗的实例通常都涉及来自多个领域的遗产项目,并不以单一的表现形态自在自为。其次,领域与领域之间乃至项目与项目之间的边界都是流动的,且往往因社区而异。同时,各领域之间还存在着相互重叠或彼此交叉的互涉关联,在传承和实践过程中相...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 传统手工艺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是一种相对独立存在的文化形态。它既不完全等同于过去的工艺美术,也不同于现在的设计艺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具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材料经验为基础,以心手协调实现认知,作用于工艺技术动作行为,延伸至工具,延展人的肢体和行为功能。这种“以行为方式为主要传承途径”创造性的手工劳动,累积形成了厚重的传统,通过父子(婆媳)传承、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作坊传承...
查看更多
要闻
全国政协27日在京召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从坚定文化自信高度认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的重大意义,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整体设计和分类施策相统一、内容优化和形式创新相统一、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心田,培...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 本文总结了十几年来中国传统节日类非遗保护的主要经验,包括国家力量的主导推动、多元主体的社会参与、学术研究的智力支持和非遗资源化的探索发展,并指出节日文化生态弱化、节日文化知识代际传承渠道受阻、节日文化传承主体动力不足等问题,建议当前应该推动构建政府主导下的非遗传承共同体,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新和再造节日文化体系,推动建立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现代传承方式,探索以服务和改善民生为目标的保护模式。 【关键词...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北纬28度的神秘地带,5亿年自然之力的神工滋养,放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奇山异水,应接不暇。瑰丽的自然风光孕育其独特的地域风情,湘楚遗风与民族文化的千年碰撞与融合,造就出神秘而厚重的湘西非遗瑰宝。 3200余项非遗资源中,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26项,省级8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3人,省级93人。尽管坐拥丰富的文化资源,可在2013年前,很多地方还是端着“金饭碗”吃不饱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湘西非遗文化...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非遗”自进入后工业时代,其保护和传承一般都给人严肃而沉重的印象,相比之下,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传播反而显得简单,显得“抖”。UGC与PGC空间对集体记忆的转移、声音对叙事空白的弥合、短视频的去程式化乃是“非遗”应空间转换需要与短视频传播产生的多层面联系。从这个角度重新审视非遗的历史和现状,就会认识到“抖”用亚文化来调和现实,用口语、腹语和互动来整饬理智,用现场的变调中和情感的“僭越”与“对抗”,是当代“非遗”自觉的情感追求。 关...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