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4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廿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66)
机构
(0)
政策
(91)
资讯
(487)
清单
(23)
资源
(53)
学术
(395)
百科
(1)
其他
(1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2019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报告
2020.08.26
论坛
摘要:通过文献和政策研究,结合实际工作,本文对 2019 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状况、趋势、取得的效果和值得思考的问题进行了总结。2019 年,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面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现代化进程中,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重大项目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和旅游部“精准管理”意识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面对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实践复杂化的情况,“中国经验...
查看更多
论叶尔羌汗国时期的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2020.08.21
论坛
摘要:叶尔羌汗国是我国新疆历史发展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这一时期最大的文化成果便是木卡姆艺术。对叶尔羌汗国的建立和发展进行简要论述,论述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艺术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发展过程,着重探讨维吾尔木卡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期再现十二木卡姆的辉煌历史。 关键词:叶尔羌汗国;维吾尔;木卡姆 一、叶尔羌汗国概述 察合台后裔秃黑鲁贴木儿汗于公元1348年建立的蒙兀儿斯坦约存在了80年,到了公元1432...
查看更多
解读《安徽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
2020.08.17
专题报道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了《安徽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 一、出台背景及依据 2006年,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构想。截至目前,经原文化部授牌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有21个。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2008年全国第二个获...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标准与文化多样性的矛盾与调谐
2020.08.05
论坛
在现代社会,“标准”“标准化”已经进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促进工业生产、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积极实施标准化”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①但在文化研究领域中,有很多研究者却以消极或抵抗的态度看待现代标准问题,部分学者谈标准而色变。尤其是面对西方近现代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文化工业”②“机械复制”③“麦当劳化”④等大众文化研究理论的提出,对当代的文化认知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一些学者的观念中,“标准化”等同于“固定化”“统一化”“刻板...
查看更多
人民日报:唤醒沉睡的中药经典名方
2020.08.04
专题报道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积极用中医药参与患者诊治。图为药房工作人员正在根据中药处方抓药。(摄影:刘磊) 近日,江苏省南通市汉药中医医院的中药调剂师们忙着按方抓药、打粉、包装,制作中药驱蚊香囊。(摄影:许丛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召开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建设一批科研支撑平台,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
查看更多
研究成果
2020.07.30
研究
著作 1.穆孝天.安徽文房四宝史.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62 摘要:介绍了产于安徽、在文房四宝类产品中有精品和代表作之称的宣纸、宣笔、徽墨、歙砚的基本情况。 2.潘吉星.中国造纸技术史稿.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摘要:介绍了中国造纸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各种纸的生产工艺。 3.刘仁庆.宣纸与书画.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9 摘要: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宣纸的起源、质量、使...
查看更多
北京:支持外地非遗在京传承传播
2020.07.29
地方新闻
日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坚持科学保护、提高能力,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着力保护传承实践、传承能力和传承环境。 方案明确,到2025年,组织非遗传承人群参加研修和培训等各类学习,累计培训北京地区及全国各地传承人群不少于500人。同...
查看更多
非遗美学:传承、创意与互享
2020.07.28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是依附、蕴涵在文字记载和物质遗迹内部的精神内涵,主要是特定文化群体通过民间口传、实践和习俗传承的感知、体验与叙述等活态审美经验。以活态方式传承的民间审美文化具有不同于经典艺术和美学的特殊美学形态、内涵和价值,因而需要建设基于活态传承的非遗美学。非遗的审美特质在于它体现的是民间文化内在生命力,活态传承就意味着给文化发展带来生命活力的创新,文化创意生产就是从埋藏在集体无意识的历史记忆资源中不断地采掘、提炼和重新创造生成新的文化产品的生...
查看更多
民俗学艺术论题的转向——从民间艺术到支撑人之“生”的艺术(vernacular艺术)
2020.07.13
论坛
摘要:民俗学研究中关于艺术的讨论通常是在民间艺术或民俗艺术概念之下展开的。然而,这类议论往往深受传统与历史性的束缚,普通人在生活世界里所制作的平凡作品很少有机会能被视作“艺术”。要使这样略失偏颇的论题实现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向,vernacular艺术这个概念应能发挥效用。它所指的,是并不自许为“艺术家”的普通人们受难以抑制的创作冲动所驱使而作成的艺术;是在那原本与正统艺术世界的制度、权力或权威无涉的世界里,自学习得艺术技能与知识的人们苦心巧思而成的艺术...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评估机制与实践
2020.07.03
论坛
摘要:在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命题中,在国际社会制定公共政策并付诸实践的框架内,需要探讨评估的建设和实践问题。通过进一步阐释评估的范畴、原则、标准以及评估的制度建设、机构人员分工等,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估机制建设构想与思考。 评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基础性工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8年6月修正的《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业务指南》中,17次直接提及“评估”要求,包含遴选标准评估、援助评估、申报资料评估、保护计...
查看更多
1
50
51
52
53
54
1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